饭后百步走”
人人都适合吗?
2014-04-14 22:48:14
俗话说“饭后百步走,活到九十九”,于是乎,不少人饭后会走上一段以助消化。不过,也有人指出,如果吃完饭就开始“百步走”,胃内食物反倒不能得到充分消化。两种观点针锋相对,真可谓“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那么,饭后百步走”到底是否科学呢?
饭后别急着走路锻炼
传统中医认为,脾主四肢,运动四肢就是运脾。而养脾有“补”与“动”等方式,饭后散步缓行,以助脾胃消化功能,这是“以动助脾”的后天养护之道。正因如此,“饭后百步走,活到九十九”的说法一直流传至今。
在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医学博士陈祖辉看来,饭后散步,可促进肠道有规律地蠕动,帮助消化和吸收。从这个角度来看,饭后散步确实有益健康。不过,他同时指出,饭后百步走有很多讲究,若方法不对,不仅达不到健身养生目的,反而可能给身体带来不利影响。
有人从字面意义上去理解“饭后百步走”,吃完饭后觉得肚子胀胀的,便马上出去散步,其实这是错误的做法。事实上,所谓的“饭后”,是指吃完饭30分钟以后,中间这段时间可休息一下。
据专家介绍,进食后,胃就开始了紧张的工作,在这个消化和吸收的过程中,消化道的血循环量要比平时增加。而如果吃完饭后马上百步走”,体内的血液就会更多地分布于躯干、四肢等活动部位,使胃肠道血液供应量相应减少,消化酶的分泌也随之减少,那样胃内食物就不能得到充分消化。步行中,胃肠也会加快蠕动,把未经充分消化的食物过早推进小肠,增加小肠负担,使食物中营养元素得不到充分吸收。
此外,饭后进行过强的活动不仅不能增进消化功能,反而会有损健康。为此,“饭后百步走”并不提倡饭后急行,而是缓行,更不可进行剧烈运动,因为饭后过量活动,会使心跳加快,血管高度收缩而产生身体不适。
饭后百步走”
并不适合所有人
专家表示,“饭后百步走”适合那些平时活动较少,尤其是长时间伏案工作的人,也适合于体形较胖或胃酸过多的人。这些人如果饭后散步20分钟,有助于促进胃肠蠕动、胃肠消化液的分泌和食物的消化吸收。
针对“饭后百步走”到底应该怎么走这一问题,专家建议,最好慢速行走,每次30分钟左右。有呼吸系统疾病的人,可在散步时令两臂有节奏地前后摆动,以增进肩带胸廓的活动;容易消化不良的人,可以一边散步,一边按摩腹部,以增进肠胃蠕动。
有些人则完全不适合“饭后百步走”,比如年老体弱者和患有冠心病、高血压、动脉硬化等疾病的人,切不可在饭后立即散步。因为老人血压在饭后大都趋向下降,“百步走”会增加心脏负荷,使心、脑供血不足,易出现头昏、眼花、乏力、肢麻等症状,严重的还可能突然昏厥跌倒,有生命危险。
据介绍,冠心病患者进食后体内血液会处于高凝性,容易形成血栓,饭后散步易诱发心绞痛,甚至心肌梗塞。患有胃下垂的人,饭后散步容易出现腹胀不适,甚至恶心、呕吐等现象。而由于饭后大量血液供给胃部,患有贫血、低血压的人稍一散步,就易造成脑部缺血,出现头昏、目眩,甚至昏厥等现象,这类人可选择早起散步。(据《南方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