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CB-A11版: 晨报11版
          

今日国内成品油价格或迎来“十三连跌”
油价为何“跌跌不休”


  国际油价的探底之旅依然没有结束。今日再度迎来国内汽、柴油价格调整的“窗口期”,市场预测,国内成品油价格“十三连跌”已无悬念。此次下调后,全国大部分省市93号汽油每升零售价格将全面进入“五元时代”。油价下降自然让人欣喜,但人们不禁要问,是什么导致了油价一路下跌呢?

国内成品油价格或迎来“十三连跌”

  1月23日是本次计价周期内第9个工作日,也是可计算国际原油价格的最后一个交易日。当天,原油供应充足令纽约油价收盘继续走低,未改变国内成品油价格将再度迎来大幅下调的预期。

本轮计价周期内,一方面全球原油供应充裕信号继续释放,另一方面市场对全球经济增速放缓将导致原油需求增量进一步缩窄的担忧持续上升,均助推国际油价进一步走低。美国能源信息署22日公布的上周美国原油库存数据显示,上周美国商业原油库存增加1010万桶增至3.979亿桶,增幅为2001年3月以来最大。而20日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发布的《世界经济展望报告》,进一步下调了2015年和2016年世界经济增速预期。

2014年7月以来,伴随着国际原油价格的“断崖式”下跌,国内成品油零售价格也出现罕见的“十二连跌”局面,此次将迎来油价调整的“十三连跌”。

  截至目前,石油价格系统发布的最新数据显示,1月22日一揽子原油平均价格变化率为-11.2%。据此测算,国内汽柴油价格每吨下调350元左右。

  受全球石油供应过剩及能源需求前景悲观的影响,自2014年下半年以来,国际原油价格遭遇“腰斩”。进入2015年,在对供需格局持续悲观的预期下,纽约商品交易所轻质原油期货价格和伦敦布伦特原油期货价格均已跌破每桶50美元。截至目前,相比2014年6月的原油价格峰值,欧美原油价格均暴跌近六成。

在2014年11月28日、12月12日、2015年1月12日3次成品油价格下调均遭遇”消费税上调后,市场普遍关注的是,油价“十三连跌”是否会再度遇到消费税上调,使得“加油主要是加税”不再是老百姓的调侃之辞?

我国汽柴油消费税的调整依据是2009年颁布施行的《消费税暂行条例》,条例规定消费税税目、税率的调整,由国务院决定”。因此,只要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上报国务院,经过国务院批准就可以对消费税税率进行调整。

虽然合法,但每逢油价下调就上调消费税未免还是任性了些。市场普遍认为,随着石油供求对低油价的反应逐步显现,国际油价在年内将呈先低后高的走势。消费者不免担心,如果未来国内成品油价格随着国际油价走势“水涨船高”,现在已经加上去的消费税能不能再调回去?中国的燃油消费税到底达到什么水平对经济社会发展才是最为有利的?燃油消费税的“顶部”在哪里?有关部门在“任性调”的同时,也应对这些问题作出明确回应,让百姓心里有个数。

燃油消费税连续3次上调后,汽油消费税累计每升上调了0.52元,柴油消费税累计每升上调了0.4元。根据中国石化经济技术研究院提供的数据,2014我国消费汽油10355万吨,折合成升约为1400亿升,柴油17044万吨,约相当于2000亿升。以2014年的数据测算,连续三次上调消费税后,仅汽油和柴油消费税全年就增加约1500亿元。这笔钱究竟要怎么花,也应该有个明白账。

是什么导致国际油价连续下跌

  国际油价由去年年中的每桶107美元下跌至目前的每桶63美元,短短半年时间跌了41%,由于石油输出国组织没有限产,再加上需求不足,导致了油价下跌不止。石油输出国组织第二大产油国伊拉克继沙特之后宣布下调对亚洲出口油价,不少金融机构更是将明年的石油价格预期调低至每桶43美元。

从需求层面看,油价下跌首先归因于全球石油需求不足。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以来,全球经济始终未摆脱下行压力,发达国家需求不振,包括新兴市场经济体在内的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也在减速。在2014年下半年油价回落趋势形成时,美国能源信息署(EIA)、国际能源署(IEA)、石油输出国组织(OPEC)相继发布报告,宣布下调全球石油需求增长预期。

  与此同时,中国制造业也在减速。近3年来中国制造业采购经理人指数(PMI)始终徘徊在50上下,去年1月至11月,中国累计进口原油2.8亿吨,同比增长9%,同期成品油进口下降26%。同时欧元区制造业连创新低,全球PMI由7月份的55.5持续滑落至11月份的53.2。由此可见,原油需求放缓是油价下跌的主要推手。

从供给层面来看,需求不足而供给不降反增,首先是因为页岩油、页岩气的开发增加了美国的油气供应,降低了美国天然气的价格,其次是因为美国逐渐实施独立的能源政策,并开始出口石油。同时,石油输出国组织也没有减产意愿,供应增加而需求不振,两个因素共同作用,自然导致油价“跌跌不休”。

作为大宗商品,除了供需基本面外,石油的价格还受到其更多金融属性的影响。由于石油以美元计价,有“石油美元”之称,随着美国去年11月正式退出量化宽松货币政策,美元不断走强,以美元计价的石油价格就随之走低,不仅石油价格,包括煤炭等在内的大宗商品价格也应声下跌。去年11月美元指数走强至89,同比增长6%。油价与美元之间的负相关关系也导致了石油价格回落。

“在油价的形成和确定过程中从来不缺乏政治成分,尤其是在某些危机时刻,政治因素往往在石油定价过程中占上风”,油价下跌影响最大的是以石油为主导产业的俄罗斯、伊朗、委内瑞拉等国家,俄罗斯总统普京在油价下跌过程中屡次声讨油价控制者,不排除油价下跌的背后有政治操纵。

国际油价“跌跌不休”的影响

国际油价下跌的影响需要从多方面看。一方面,它对全球经济增长是个利好,全球主要能源来自于石油,油价下跌有利于石油需求方,直接降低了用油方的生产成本,有利于控制成本进而促进经济增长。另一方面,这不利于石油供应方,油价下跌会拉低对石油上游开采的投资进而降低供给。油价下跌会直接影响包括俄罗斯、伊朗在内的石油输出国。此外,国际油价下跌也会加重目前全球的通缩压力。

首先,油价下跌将对生产成本高的页岩油、页岩气及海上油气生产造成挤出效应。市场认为本次国际油价下跌是石油生产国为争夺石油市场份额而导致的价格战,美国页岩油产量增加导致美国原油产量大幅增加进而成为石油出口国,在油价“跌跌不休”的背景下,石油输出国组织不减产将会对美国页岩油、页岩气的生产造成一定的挤出效应。美国页岩油生产将面临低成本挤出高成本的局面,有统计数据表明美国页岩油新钻井许可证数近期下降接近40%。

其次,油价下跌将产生去美元化效应,减少石油进口国对美元的需要,这种情况如果持续下去,美元的霸权地位将受到重挫。2008年金融危机以来,美国实施了三轮量化宽松货币政策,致使美元贬值,导致石油生产国去美元化意愿强烈,如俄罗斯等国的石油交易所已经以非美元货币来计价交易。中国正在筹建的原油、成品油期货交易也需考虑以人民币计价,给全球石油供需及投资者提供人民币计价石油的对冲(降低另一项投资的风险的投资)工具。

最后,油价下跌对沙特等国家的经济不会产生严重影响。作为全球最大的石油输出国,沙特拥有全球约25%的石油储备,并掌握全球石油闲置产能的85%,其产油成本低于每桶30美元,因此沙特完全能够接受更低的油价。因此,油价下跌对沙特的经济不会产生严重影响,反而有助于其将开采成本较高的美国页岩油挤出市场,以保持沙特石油产业的竞争力。总之,沙特作为拥有大量石油储备而且腰缠万贯的大“土豪”,对于石油降价面不改色心不跳,自然不会限产。

国际油价下跌何时休

今年国际油价是继续下跌还是止跌回升,要受到政治、经济、金融等各种因素的综合作用。首先要看全球经济是否持续向好,需求强劲才能有力拉动油价止跌回升;其次要看石油生产国的生产和供应情况,石油输出国组织是否限产,如果需求不足而供给充分则油价将继续下跌;再者要看美元走势,美元继续走强则油价继续回落;最后看各国政治博弈,油价走势一定程度上也是各国政治经济金融博弈的结果。(综合新华社电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