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需信息不对称,平台监管不到位
小心!别踩二手交易平台的“坑”
2020-07-28 08:05:51
近年来,随着互联网二手交易平台的飞速发展,不少人在网上买卖日用百货、数码产品、家居用品等闲置物品。防疫期间,网络二手交易平台活跃度加速提升。但一些平台上有卖家趁机出售过期食品、假酒假包等,影响恶劣。如何避免互联网二手交易平台成为“假劣货集市”,成为业界关心的话题。
有人借二手交易卖假货
在北京上大学的小王,平日酷爱打篮球,收藏篮球鞋是他的兴趣。近日,小王在某互联网二手交易平台看到有人出售闲置的某品牌限量款篮球鞋,对方再三保证“绝对是正品”不满意可申请退货”,小王很快支付了一笔不菲的费用。可小王拆开快件后傻了眼,对方寄来的是一款假鞋。再次联系卖家时,对方早已“人去楼空”。
中国黄金集团首席经济学家万喆认为,随着经济社会不断发展,居民消费需求与消费能力逐步提升,买的东西多了,手头闲置的东西自然越来越多,人们交易闲置物品的需求也就应运而生。“但是,由于我国互联网二手交易平台起步时间较晚,相应的规章制度还不健全,对于二手物品交易方面明确的法律规定匮乏,造成违约成本过低,给了一些不法分子钻空子的机会。”
北京师范大学网络法治国际中心执行主任、中国互联网协会研究中心秘书长吴沈括表示,在交易过程中,由于买卖双方信息不对称,卖方对售卖物品的了解程度远超过买方,加之因缺乏完善的信用体系,卖方售卖伪劣产品无法和其信用度挂钩,这些都给了卖方售卖伪劣产品的“底气”,导致欺诈行为频发。
“对买方来说,也存在不少恶意欺诈的问题。”万喆介绍,比如卖方在互联网二手交易平台上出售了一个衣柜,但买方收货后故意咬定柜门或把手存在质量问题并要求砍价,卖方若没有提前保留证据,很难“自证清白”,只能被迫赔钱。
亟待建立信用评价体系
尽管互联网二手交易平台大多对商品发布禁区有所规定,比如禁止发布制售假货、高风险商品等,且出售过期食品、假货劣货等行为被相关法律法规所严格禁止,但一些相关物品仍然被公开交易。
吴沈括认为,种种规章制度被轻易绕开,说明互联网二手交易平台监管不力。“二手交易平台应加强用户资质审核,对卖方的信用情况进行监控与记录,建立并完善网上交易的信用评价体系和交易风险警示机制。二手交易平台还应满足买方要求其承担起居间服务的要求,例如可以在售前做好二手物品质量监测,且提供完善的售后服务,使买方投诉有途径。”吴沈括说。
据调查,在二手商品交易过程中,买方反映最多的就是二手商品质量存疑等问题,且事后往往因证据不足陷入维权的死胡同,这就提醒买方一方面要与平台结合进行信用系统的完善。另一方面,自己在买卖过程中也要进行合理估价以及质量预期,使损失降到最低。
近年来,由于买卖双方纠纷频现,一些互联网二手交易平台纷纷引入第三方力量协助化解。比如闲鱼就推出了小法庭机制,邀请17位不同身份不同背景的优质用户担任评审员,对解决纠纷事件投票表决,投票机制为17票9胜制。
从长远看,互联网二手交易平台前景可期,因对可持续发展、循环经济等方面有积极作用,应该鼓励和支持其规范发展。有关部门应尽快研究出台相关法律法规,明确买卖双方的权利和责任,让售假商户无缝可钻。(据《人民日报》海外版)
相关评论
二手交易平台“坑”多规则亟待完善
伴随着网络购物的兴起,网络售假早已不是什么新鲜事。随着市场监管的加强和平台机制的完善,假货问题在网络购物平台上得到了一定遏制。按理说,新兴二手交易平台可以吸取普通网购平台的教训,学习其成熟的运作与监管模式,避免类似问题的出现。而有些本就衍生于大型网购平台的二手交易平台,更不该再现网购初期假冒伪劣商品“坑”多的问题。
二手交易平台会有“假劣货集市”之称,究其原因,一是二手货的特殊性。比如,对折旧程度的认同缺少标准,若卖家标称商品八成新,而货到后,买家认为不足八成新,究竟算劣货”,还是属于消费争议范畴的问题,便需要可操作的规则和更明确的标准;二是平台监管设计有漏洞,卖家说失联就失联。
在网络购物市场日渐成熟的当下,这种情况值得思考。卖家为何会说失联就失联?相较于以网店模式经营的网购平台,虽然二手交易平台上有不少卖家属于“散户”,但平台至少应该要求卖家以真实信息注册,出现问题时才能及时追溯到注册卖家的行踪,而不是任其失联。
此外,二手交易平台还出现了新问题,比如“买家欺诈”现象。买方收货后故意咬定商品存在质量问题而借此砍价,卖方若未留存证据则很难自证清白,只能被迫赔钱。这不禁让人担心,这种“到手刀”会否演变为新的黑产?
不过,我们无需太过焦虑。任何的市场与经营模式都有一个不断完善、自我净化的过程,关键是找到问题的症结所在。
说到底,二手交易平台出现老问题或新问题,“规则不彰”要担部分责任,一是针对二手交易商品的规则明显滞后,二是既有网购监管规则未被有效复制。这两方面问题若能得到重视并逐步落实,二手交易平台上的各种“坑”,应该会被逐一填平。(据中国青年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