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运河浚县段:回望“云溪燕语卫水舟”的历史风貌
2013-06-07 02:23:17
大运河浚县段。 本报记者陈海寅摄于5月30日
□本报记者 陈海寅
这条河,如玉带般从浚县境内缓缓流过;这条河,从浚县新镇镇双鹅头村入境,至王庄镇北苏村入内黄县境,长71.1公里;这条河,在南北水运交通中曾发挥过重要作用,对浚县经济发展和沿河集镇的形成与兴盛产生过积极影响。
它就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大运河浚县段,也就是现今的卫河。近日,记者来到浚县,沿着蜿蜒的河岸,领略了它历史的气息。
卫河航运历史
可追溯至东汉末年
卫河由古代清河、屯氏河、白沟、永济渠演变而来,并与黄河有着密切的关系。
“浚县新镇镇淇门村以下的卫河前身为白沟。东汉建安九年204年),曹操为北征邺城袁尚,遏淇水入白沟,以通粮道,发展航运;隋大业四年(608年),隋炀帝以白沟故道为基础,开挖永济渠以通漕运;唐代通过永济渠漕运河北的物产,以饷京师;宋代将其改称为御河,成为向河北边防运送军粮和各种物资的重要通道;元代,朝廷仍依靠永济渠进行水陆转运;到了明清两代,卫河航运保持了延续不衰的态势,浚县作为它的航运中转站,还博得‘小天津’的称谓。”浚县文物旅游局局长裴顺昌向记者讲述了卫河的历史。
据了解,大运河浚县段现存有几处古渡口遗址,有新镇渡口遗址、淇门渡口遗址、屯子码头渡口遗址等。
自上世纪70年代以来,因为陆上交通的发展和卫河水位的下降,卫河逐渐失去了航运的功能。记者在浚州大道段的卫河桥上看到,此处的卫河水面平静,河面最宽处有10余米。
然而,作为隋唐大运河永济渠的重要组成部分,大运河浚县段仍是中国大运河的杰出范例。省文物考古研究院杨育彬等专家曾对大运河浚县段给予很高的评价,称它现在仍保存有地表运河河道,是历史大运河中遗存为数不多的活运河,具有重要的历史研究价值。
见证大运河历史的云溪桥
在流经浚县县城的河段上,有一座已历经400余年风雨沧桑的石桥,名为云溪桥。省文物局研究员杨焕成等专家在评估意见书中曾提到,它是大运河上现存比较完整的实物,是大运河的历史见证,为研究大运河的流向变迁提供了珍贵的实物资料。
云溪桥又名廉川桥,始建于明正德三年(1508年),原为木石结构,嘉靖三十三年(1554年)坍塌。嘉靖四十四年(1565年),浚县知县魏沣重建,改为石桥。该桥为五孔连拱式石桥,桥长约60米,宽约10米。桥体用青石砌成,桥下五个半圆形拱券立于桥墩之上,桥墩两端砌作分水尖,在桥两端的四角墩面上各置一个卧姿的石雕水兽。
“与云溪桥共同作为浚县护城河桥梁的还有南关石桥、东关石桥和北关石桥,均建于明万历十九年。它们作为大运河上遗存的古石桥,对研究我国明代石桥的建筑结构特征及大运河申遗有重要价值。”裴顺昌说。
大运河(浚县段)
申遗工作有序推进
据了解,新中国成立以来,浚县对卫河进行了长期有效的治理,并于1963年成立了卫河管理处。这些年,较大的施工有19次,累计投资2340余万元。如今,浚县还编制了《大运河(浚县段)保护管理条例》,作为大运河遗产保护的依据。
“在申遗迎检工作中,我们已建立卫河(永济渠)滑县浚县段遗产区保护管理协商机制,对涉及遗产区的基层政府和水利等部门开展了世界文化遗产知识讲座,并制定村规民约,规定保护遗产、控制建设活动、保护运河景观等措施,对群众进行遗产保护知识培训。”裴顺昌说,他们还完成了观澜门外码头的修复工作和城区外老河道西岸古槐以北护坡工程,做好了县衙遗址房屋拆迁期间老建筑和老建筑基址、碑刻、石雕等文物的保护工作。“有关遗产保护的其他基础工作也已完善,遗产环境的整治和展示工作都已完成。”
裴顺昌说,浚县还计划结合护城河河道整治、水面复原及桥西村搬迁清除等工作,争取再现“云溪燕语卫水舟”的历史风貌。在展示运河遗产的同时,为居民、游客提供休闲娱乐的场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