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起二朋,认识的人满是赞许———20余家中央、省、市级媒体集中采访邢二朋侧记
2015-07-08 01:58:59
□本报记者 陈海寅
7月7日,中央驻豫媒体、省直主要新闻媒体、我市市直主要媒体共20余家新闻单位在黄河水利职业技术学院对邢二朋进行了集中采访。得知此次采访,邢二朋的家人、老家的村支书、工友、同学等也都专程赶到开封,向记者讲述了他们眼中的邢二朋。
村支书5点起床
带二朋和家人到开封
7月7日早上5点,浚县浚州街道办事处于林村的党支部书记韩福忠就起床了。洗漱、吃饭,换上一身利落的衣服,他开车赶到不远处的邢二朋家。接上邢二朋和其母亲袁玉梅、大哥邢大朋赶往了开封。
在黄河水利职业技术学院见到韩福忠时,连开了两个多小时车的他略显疲惫。韩福忠说,他和邢二朋的父亲同龄,两家住得也近,他是看着二朋长大的。“这孩子从小就懂事、孝顺。小时候家里有啥好吃的,他都拿出来跟小伙伴们分享。现在他只要放假回家,就给他奶奶洗头、洗脚,可孝顺了。”韩福忠说。
得知今天各大媒体要对邢二朋集中采访,韩福忠前一天就给自己的面包车加满了油。“二朋的事,说啥也得来。他是俺村最出色的年轻人,是俺村的骄傲。”韩福忠说。
邢二朋母亲
面对采访一度哽咽
整个采访过程中,邢二朋的母亲袁玉梅和大哥邢大朋都略显沉默。但记者看出,不善言辞的他们其实内心满是欣慰。当有记者问起邢二朋小时候的成长经历时,这位朴实的农村妇女哽咽了。
袁玉梅的耳朵上戴着的一副金耳环,是二朋今年春天用实习挣的钱给她买的,因为她曾无意中说看别人戴金耳环好看。
邢二朋上大学前,还主动给大哥写过一份承诺书。“他说我当初为了让他上学而辍学,以后挣钱了要给我买房、买车。”邢大朋动情地说。
打工时特别能吃苦
成工友榜样
和邢二朋同村的邢晓宇曾是他在寒暑假期间打工的工友。“他太能吃苦了。”邢晓宇由衷说道,2012年夏天他们去哈尔滨一处建筑工地打工,每天吃的都是糙米饭配冬瓜菜汤。即便如此,邢二朋也从不喊苦叫累。为了多挣钱,白天干一天活儿,晚上还争着加班。
“有天晚上他的疝气病犯了,疼得在屋里的一块保温板上打滚儿,他都没吱声。”邢晓宇说,在工地上,连续加班是常事。有次连续干了两天一夜,二朋也咬牙坚持了下来。
“二朋常说,自己多挣点儿钱,母亲在家就能少吃些苦。”邢晓宇说,邢二朋就是他的榜样。
大学室友专程
回母校配合采访
和邢二朋同住了三年的三位大学室友张月超、买杰、范斌辉也专门赶回了母校。
“我们怕迟到,6日晚就赶过来了。”从兰考县赶来的室友张月超说,邢二朋为人真诚善良,学习上、生活上也特别照顾他们。
“二朋讲义气、重情义,人缘儿特别好。你们采访他,我们肯定要来‘捧场’。”张月超说,邢二朋大学期间学习也非常刻苦,遇到不懂的问题,就在课下问老师或同学,或是自己钻研。
老师说起邢二朋
数次感慨
在邢二朋的老师看来,这个学生虽出身寒门,却自强自立。说起邢二朋,他也是数次感慨。
“他入学后申请了毕业后需要偿还的国家助学贷款,却从未主动申请过国家无偿资助的助学金。虽然以他的情况,申请助学金也肯定能批下来。”黄河水利职业技术学院交通工程系党总支副书记焦东良感慨地说,邢二朋大学期间的很多课余时间都在做勤工俭学或自己尝试创业,在自强自立的道路上从未懈怠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