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市农业现代化综合指数为啥全省第一?浇水耕种大数据管控高产创建规模化经营
2017-09-13 01:12:04
□本报记者 李拥军
近年来,我市积极践行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农业现代化发展迅速。2015年1月,我市被农业部确定为整市建制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根据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监测评价系统计算,2016年我市现代农业评价得分75.04分,达到基本实现农业现代化目标(75分为基本实现农业现代化目标分)。
2015年4月,河南省社科院发布河南各省辖市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测度与评价,就农业现代化综合指数而言,鹤壁排名第一。
我市农业现代化综合指数为啥能在全省排第一?省社科院课题组分析:鹤壁在农产品单产、劳动生产率,农业生产规模化、组织化和产业化经营,农业资源的有效利用和农村社会发展等方面水平均较高,所以综合得分排名第一。
科技支撑:
不少生产基地和高产示范片运用了智能监控系统、自动控温系统等先进技术
在淇滨区钜桥镇,1万亩的麦田,从种到收只雇了5个人,并且亩产高达600多公斤,种粮大户唐全合又一次创造了新纪录,除全程机械化收种外,妙招儿就是用大数据来种田。利用“星陆双基”的农业气象科技系统,唐全合每天足不出户就能不间断地接收到土壤温湿度、降水概率、叶面积指数等数据,根据数据分析决定播种、管护、收获,不仅提高了生产效率,还降低了成本。
唐全合说,以前种地随大溜、凭感觉,现在啥时浇水、如何防病,操作起来更精准、更科学了,而且农药化肥用量下降了,产量却上来了。卫星种地能让每亩地平均多挣100元。
“我市农业依托‘互联网+现代农业’的生产方式,不断探索人工智能+设施农业物联网领域新技术、新模式的重点应用,让农业生产向生态化、精细化、智能化方向发展,真正实现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绿色生态、可持续发展的循环经济模式。”市农业局局长金志光介绍,(下转第二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