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刊登十九大代表、市委书记范修芳署名文章
敢叫“煤城”变“绿城”
——河南省鹤壁市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探索实践
□十九大代表、中共鹤壁市委书记 范修芳
2017-10-20 08:58:08
淇河国家湿地公园
河南省鹤壁市依煤而建、因煤而兴,是一座典型的资源型城市。长期的煤炭开采,在带来经济繁荣的同时,也使生态环境遭受严重破坏。“千疮百孔”的采煤沉陷区,黑、脏、乱”的老城区环境,一度曾是鹤壁的写照,也成为鹤壁人民的心头之痛。
鹤壁的出路在哪里?“良好生态环境是最公平的公共产品,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我们既要绿水青山,也要金山银山。宁要绿水青山,不要金山银山,而且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环境就是民生,青山就是美丽,蓝天也是幸福。”要正确处理好经济发展同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决不以牺牲环境为代价去换取一时的经济增长。”习近平总书记铿锵有力的话语,给鹤壁指明了方向。
近年来,鹤壁市委、市政府牢固树立绿色发展理念,把生态文明放在“生态文明、活力特色、幸福和谐”城市定位中的第一位谋划推进,在全国第一个编制市一级优化国土空间开发格局规划纲要,明晰了生产空间集约高效、生活空间宜居适度、生态空间山清水秀的发展方向,以建设绿色城市、低碳城市、循环城市、海绵城市、节约城市“五个城市”为抓手,加快构建现代生态新体系,获得了全国国土空间优化发展实验区、国家森林城市、国家卫生城市、全国海绵城市建设试点市、国家节能减排财政政策综合示范市、国家可持续发展实验区、国家循环经济示范市创建城市、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城市、全国中美低碳生态试点市、全国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示范市、北方地区冬季清洁取暖试点市等50多个“国字号”名片。如今的鹤壁,太行掩翠、淇水如碧、林茂粮丰、鸟语花香,良好的生态环境已成为独特优势和靓丽品牌,实现了由“煤城”到“绿城”的华丽转身。
建设绿色城市:
增青山、增绿地、增碧水
基于地势呈阶梯状分布及现有的交通布局、水源分布状况、生态基础,鹤壁市规划建设“三廊三带三区”(西部太行山区、南水北调中线工程两侧、高速高铁两侧生态廊道,淇河生态文化旅游带、鹤浚快速通道绿化生态带、淇县西部美丽乡村生态带,盘石头水库库区、淇河国家湿地公园涵养区、淇水湾生态区)绿色生态体系,制定实施“五林共育”“五边共美”“五水共治”五年行动计划,努力让鹤壁青山常在、绿水长流,山水相望、林河相间。
以“五林共育”为重点,全域建设林业生态体系。“五林共育”,也就是建好防护林,培植速生杨、泡桐等用材林,发展林果产业和花卉苗木等经济林,扩展黄连木、乌桕、刺槐等能源林,保护围厂林、环城防护林、风景林和纪念林等特用林。近年来累计造林48万亩,森林蓄积量达296万立方米,森林覆盖率达32.6%、高出全省8.5个百分点,鹤壁市被评为国家森林城市,云梦山森林公园被命名为国家森林公园,黄庙沟、七里沟等6处森林公园被命名为省级森林公园。
以“五边共美”为重点,全域优化城乡生态环境。“五边共美”,也就是以公路边、铁路边、河流边、山坡边、街巷边的绿化美化洁化为核心,加快鹤浚快速通道、鹤辉高速、107国道等绿色廊道建设,构建绿色廊道系统,丰富绿化层次,实现向美化彩化转变;加强铁路两侧绿化景观建设,打造园林景观型生态绿带;丰富河流两岸植被资源,形成沿河多层次生态景观;加大山坡边宜林地造林力度,开展森林经营活动;以社区周围、街巷两侧为重点,统一标准开展绿化、美化,加快街头绿地、林荫绿道等建设,实施拆违建绿、拆墙透绿、立体增绿工程,广植本土树种和易活草品,实现乔、灌、花、草合理搭配。2016年,城市绿地率和绿化覆盖率分别为35.4%、39.6%,人均公园绿地面积14.57平方米,道路林木绿化率达94.7%、水岸林木平均绿化率达93.7%、农田林网率达90%,城市街道树冠覆盖率达29.1%,集中居住型村庄林木绿化率达33.2%、分散居住型村庄林木绿化率达23.6%,(下转第二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