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RB07版:日报07版
          

让明达小学成为师生一生美好的回忆———写在淇滨区明达小学荣获“河南教育名片”称号之际


明达小学录制《童心向党》歌咏视频现场。



特色社团活动在中国鹤壁樱花文化节期间成为一道风景。



学校教师在上绘本课。



组织学生远足踏青。



明达小学校门口一景。



组织学生到石林红色基地接受精神洗礼。


□牛秀君 杨法青

4月19日,由河南教育新闻中心、河南教育时报社主办的第16届河南教育名片发布仪式暨“新时代小学教育”观摩研讨会在河南省实验小学举行。淇滨区明达小学以其科学构建的“9+1+N”体系,荣获“河南教育名片”称号,成为淇滨区对外宣传的一张王牌。

自2013年9月淇滨区明达小学创建以来,学校紧紧围绕“校长眼里老师第一,老师眼里学生第一”的“双第一育人”管理理念,依据我市商务中心地标性建筑,科学构建了“9+1+N”体系,精心打造了顶层文化、环境文化、课程设置、家社服务、师生评价、党建工作等6张特色名片,以达到“明达小学,我们一生美好的回忆”的发展愿景。

 顶层文化:奠定品牌创建之基

顶层决定底层。顶层文化是学校文化的灵魂,是学校发展的根,更是学校师生的精神支柱。基于此,明达小学构建了顶层文化“9+1+N”体系。

“9”,即9项文化体现元素:校训、校徽、校旗、校歌、誓词、校服、校主题色、校形象达人、校庆。明达小学依据校训“明德惟馨,达士通人”设计校徽,融合淇河等元素设计校旗,把“别看我一时,且看我一世”做为学生誓词、《我们一生美好的回忆》做为校歌、将蓝色和橙色作为校园主题颜色,设计明明、达达、欢欢等5个学校形象达人……让学生在浓厚的校园文化中全面发展,成为各个领域的达人。

“1”,即1个共同的发展愿景:明达小学,我们一生美好的回忆!童年是美好的,给孩子一个充满回忆的童年;事业是美好的,把教师的精彩瞬间定格,给教师一个值得回忆的永恒……学校的活动始终围绕共同发展愿景开展,努力为师生创造、留下一生最美好的回忆。

“N”,即学校的N个三年发展规划。一年树形象、两年创特色、三年立品牌;2016年文化建设年、2017年管理提升年、2018年质量突破年……对于学校来说,3年,可以为一代代学子的未来铺就发展的阶梯。

 环境文化:营造淇河文化之魂

为营造和谐、浓厚的淇文乐学之风,学校将校园布局设计与淇河文化紧密结合,打造了“9+1+N”环境文化体系,分为布局规划和淇河文化2个板块。

在布局规划“9+1+N”中,“9”为9个板块,即淇奥楼、淇艺楼、淇水楼、淇云楼、升旗广场、体育馆、足球场、篮球场、药草园;“1”是1个内外合用的文化馆;“N”是N种地域绿化植物。在淇河文化“9+1+N”中,“9”是竹子君子卫武公、爱国诗人许穆夫人、文学巨匠罗贯中、改革先锋商鞅、政治外交端木子贡、兵部尚书王越等9个淇河古名人雕塑;“1”是1幅淇河石子流域图;“N”是N个年度感动明达人物。如2014年感动明达人物孙佩强,那年正月初三,积雪封路,他骑着摩托车,顶风冒雪40多里到学校维修故障,忙到深夜回家照顾刚刚小产的妻子的责任与担当感染着学校的每一个人;2015年感动明达人物马蕾,在最美的青春年华,她与病魔狭路相逢,一个“癌”字在一个月内两次映入她的眼帘,她的身份在病人与家属间转变得让人措手不及,她的内心却都是学生,直到上手术台前的最后1分钟,她还牵挂着自己的学生。

 课程设置:培育全面发展之人

教育和农业一样,要遵循生命成长的规律,要尊重生命个体间的个性差异,唤醒每一个生命个体与生俱来的潜能和智慧,让每一个生命自由绽放。为此,明达小学结合小学生认知结构和身心发展特点,构建了包括基础课程体系和德育课程体系2部分的“9+1+N”课程设置体系。

学校结合自身教学实际,围绕“达士通人”构建的基础课程“9+1+N”体系,旨在培养心胸豁达、博古通今的学生。其中,“9”是9门国家基础学科,科科有特色;“1”是1门地域校本课程,即淇河文化课;“N”是学校的N个教学班,班班有亮点。“9+1+N”基础课程体系让孩子们在学习中培养兴趣,在淇河文化课程中了解家乡传统文化,在班级亮点中拓宽知识视野。

学校围绕校训“明德惟馨”创建的德育课程“9+1+N”体系,“9”是每学年9个教学月,月月过节日——3月经典诵读节、4月远足踏青节、5月感恩教育节、6月多彩艺术节、9月金秋电影节、10月阳光体育节、11月激情演讲节、12月淇河文化节,通过举办活动教会孩子做人、做事、明理;“1”是每天锻炼1小时,日日大课间——让孩子们通过运动锻炼身体、快乐成长;“N”是每学年N个周,周周好习惯——让好习惯伴随学生一生。

 师生评价:提升幸福指数之尺

 明达小学将人性化的管理理念作为提升学校师生幸福指数的出发点,精心为学生打造梦想起飞的平台,用心引领学生全面发展;为教师争取外出培训的机会,帮助新教师规划教育职业道路。

学校根据多元化评价原则,构建了师生评价体系,分学生评价和教师评价2个板块,其中,学生评价“9+1+N”的“9”是9项技能,1”是1个好身体,健康第一,“N”是N种好习惯,终生受益;教师评价“9+1+N”的“9”是9项制度,项项落实到位、“1”是师德师风,率先垂范、“N”是N种奖励,弘扬正气。

明达小学创建的师生评价体系,在调动师生工作学习积极性的同时,也让师生收获成长的幸福感。

 家社服务:构建家校合作之翼

教育不仅仅在校园,更在家庭。让家长成为教育环节的一部分,与学校携手共育,不仅为孩子的成长提供了舒适的港湾,也为学校品牌的创建插上了腾飞的翅膀。学校的“9+1+N”家社服务体系让家校联手,形成教育合力。

在学校“9+1+N”家社服务体系中,“9”是9项家校服务方式,为家长提供服务;“1”是1支家校委员会,家长参与管理;“N”是N次家庭教育培训会,提高家长素养。

成立家长学校,每学期开展家庭教育咨询,开办家庭教育论坛、教育沙龙……通过形式多样的活动与培训,家长的素养得到不断提高,家校共育工作向好发展。

 党建引领:铸品牌创建之纲

2017年,明达小学党支部本着“把党员培养成骨干,把骨干发展成党员”的理念,构建了“9+1+N”党建工作体系,以党员为榜样,带动全校师生,以党建为引领,助推各项教育教学工作有序开展。

“9”是健全完善政治学习、“三会一课”、党费收缴、民主评议等9项制度,并落实到位,切实提升党内生活的科学化、规范化管理水平;“1”是每月1次志愿活动,积极开展基层联建共建,如1月份深入淇县闫岭沟村开展文化扶贫,3月份参与义务植树活动和到大辛庄社区开展“弘扬雷锋精神 服务六城联创”清洁家园志愿活动等;“N”是N个党员,率先垂范,以佩戴党徽亮身份、公开承诺做表率、辅导学生乐奉献、精品课堂展技能为抓手,引导党员教师带头忠诚教育事业,立足岗位创先争优。目前,学校党员教师中有市级以上学术技术带头人、骨干教师11人。

在顶层设计“9+1+N”体系的引领下,学校的各项工作取得了丰硕成果,先后荣获全国青少年足球特色学校、全国软式棒垒球实验学校、全省首批党建工作示范校、全省中小学德育先进集体、全省校园文化先进单位、省一校一品示范校、省“最美大课间”评比一等奖、省校本教研实验学校、省十大创新学校、河南榜样·首届百姓心中“最满意学校”等80项荣誉。省人大、省文明办、省一校一品、校足球办及市区领导多次来校调研,山东兴华教育集团、安阳汤阴二实小、驻马店汝南一小来校参观学习,新疆省哈密市五小与学校建立“手拉手共发展”友好关系。

位于淇水之畔的淇滨区明达小学,正在用双肩担起教育的使命,用淇韵浸润师生的心灵,用特色助推师生的成长,用德馨奠基师生的未来,用“9+1+N”品牌体系引领学校的高质量发展。

(本文配图由明达小学提供)

c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