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RB01版:日报01版
          

在换道领跑中实现新突破
——我市深入开展数智赋能产业转型行动综述


 鹤壁航盛汽车电子科技有限公司的现代化智能生产车间。本报资料图片


□本报记者 范鑫

换道领跑,“换道”是方向,“领跑”是目标。

今年6月9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通报,对2021年落实有关重大政策措施真抓实干成效明显地方予以督查激励。其中,我市因老工业基地调整改造力度大,支持传统产业改造、推进产业转型升级等工作成效突出,再获国务院表扬激励。

这是我市锚定“两个确保”,对标“十大战略”,扎实开展“十大行动”,通过数智赋能产业转型行动,加快构建能级更高、结构更优、创新更强、动能更足、效益更好的先进制造业体系,实现换道加速、领跑发展的生动实践;这是我市立足实际,着眼未来30年发展,以传统产业提质升级筑强基本盘,以新兴产业培育壮大开辟新赛道,以未来产业前瞻布局抢占制高点的有益探索……

在时代浪潮中砥砺前行,在转型发展中跨越奋进。近年来,我市抢抓历史机遇、统筹当前长远,持续转方式、调结构,优存量、扩增量,强动能、创优势,形成了电子电器产业、现代化工及功能性新材料产业、绿色食品产业、镁基新材料产业4个传统产业及数字经济核心产业、生物技术产业、现代物流产业3个新兴产业的“四优三新”主导产业发展体系,努力实现传统产业的弯道超车和新兴产业的换道领跑,不断提高经济社会发展的“含金量”“含新量”“含绿量”,高质量发展气势如虹!

聚焦“四化”改革

传统产业“老树发新芽”

通过一块显示屏就能查看远在哈尔滨、柳州等地生产设备的实时运行状况;工人轻点鼠标发出指令,设备就能完成相应的制造任务;供应商管理、原料采购、生产过程、售后服务等环节均可线上操作……在鹤壁海昌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智能制造已成为企业生产经营不可或缺的臂助。

河南飞天农业开发股份有限公司因搭上智能制造的快车,发展得顺风顺水。“过去,我们的果糖车间生产线需要62名工人,一天产量为300吨。自从2017年公司投资2000多万元引进了和该车间配套的DCS智能化控制系统设备后,整个生产线只需35名工人,日产量也提高到了450吨。”该公司负责人表示。

…… ……

近年来,我市越来越多的传统主导产业通过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服务化改造,以产业数字化和数字产业化引领产业转型,大力开展新技术嫁接、新模式提质、新链条重塑、新空间拓展、新品牌培育、新生态构建,开拓老产业的“新领域”,完善老产品的“新功能”,推动传统产业从中低端向中高端迈进,实现了脱胎换骨,重新焕发出生机活力。

截至目前,我市已培育省级智能工厂12个、智能车间19个,宝发能源、联明电器入选全省新一代信息技术融合应用新模式示范项目,海昌智能入选省中小企业数字化服务商,天海集团汽车线束5G工业互联网平台入选省级平台,“智能在线检测场景”被评为国家级智能制造优秀场景。

“制造产业转型升级全面优化了我市的工业结构,为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注入新动力,为壮大新兴产业插上了翅膀,形成了错位发展、特色发展的良好局面。”市工信局党组书记、局长李书新说,制造业是建设现代化河南的重要基石和支撑,我市将聚焦“四化”改革,不断释放发展新动能,积极引导企业上“云”、设备换“芯”、生产换“线”、机器换“人”,全力推动传统制造业提质增效,在新发展格局下形成新的竞争优势。

紧跟数字化潮流

新兴产业“小苗成大树”

仲夏时节,走在淇滨区华夏南路,不时会看到智能环卫车呆萌的身影;智慧交通24小时“在岗在线”,智慧合杆、智慧书屋、无人超市数量日益增多……数字经济正在悄然改变市民生活方式的同时,新兴产业也正由“小苗”成长为参天大树。

近年来,我市以产业转型升级示范区创建为抓手,准确把握国内外产业发展规律和新一轮信息革命浪潮带来的机遇,着力推进以数字经济为代表的新兴产业,大力实施数字产业集群培育工程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计划,加快构建数字经济产业生态体系,随着我市新经济的加速崛起,新兴产业发展势头强劲。

正在建设的鹤壁科创新城,作为我市高质量发展创新引领区,承载着鹤壁的美好未来和全市人民的殷切期望。

(下转第二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