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CB-A04版: 晨报04版
          

春季咋养生,专家这样说

□晨报记者 席蕊

  “春分过后是养生的好时机,在保健养生时要注意保持人体的阴阳平衡。”日前,市中医院养生科主任任建坤说,随着气温回暖,人体内阳气生发,腠理疏松开泄,各组织器官功能开始活跃,细胞代谢逐渐趋于旺盛,新陈代谢速度加快,春季养生也就显得格外重要。

吃羊肉要加萝卜块儿、春天养肝很重要、要根据体质选择饮食、鞋跟不要超过3厘米、春天刮背可以防痤疮……这些看似简单的说法可谓是金玉良言,都是很实用的养生方法。

春季养肝为首

  “俗话说,一年四季春为首,五脏春季肝当令,从这里就能看出春季肝脏养生的重要性。”任建坤说,按照中医“天人相应”的理论,春季为肝脏的“当令之时”,所以,春季养生要以养肝为主线,适当运用中医养生方法,维护和加强人体阴阳平衡,从而达到“阴平阳秘,精神乃治”的目的。

“《黄帝内经》中说,春季养肝,在饮食上,要选甘、辛、温的食物,清淡可口,尽量不要吃油腻、生冷、粘硬的食物。”任建坤说,春季,人体新陈代谢加快,要多吃黄豆芽、绿豆芽、豆腐、豆豉、大麦、小麦、大枣、瘦肉、鱼类、蛋类、花生、黑芝麻、柑橘、蜂蜜等食物。

“由于冬季新鲜蔬菜较少,人体摄入维生素不足。春天来了,体内聚积了一个冬季的内热要散发出去,你就要多吃新鲜蔬菜,如春笋、春韭、油菜、菠菜、芹菜、荠菜、马兰菜、枸杞、香椿等。”任建坤补充道,这对于因冬季过食膏粱厚味(肥腻浓厚的食物)导致的内热偏盛者,可起到清热泻火、凉血明目、消肿利尿、增进食欲等作用。

  如果您是过敏体质,易患花粉过敏、荨麻疹等皮肤病,应禁食含异性蛋白(非人体组成的外源蛋白)等刺激性食物,如羊肉、狗肉、猪头肉、鸡头、鱼、虾、蟹等食物。

要根据体质选择不同的养生食物

  谈到保健养生的办法,市人民医院心血管内科主任医师刘阳贵说,只有顺应气候变化特点和人体生理变化特点,合理安排日常生活起居,才有利于养生。

春季饮食要清淡,可以根据自己的体质通过食疗方法预防感冒,比如爱上火,可以用菊花、苦丁泡茶喝;体质偏寒,可以适当吃些羊肉、桂圆等温补性食物;容易出汗、偏气虚,可以吃些山药、扁豆、黄芪、党参等。

刘阳贵说,对于患有心脑血管疾病等慢性病的患者来说,春季是个特别好的康复时节,很多患者的病情由于气候原因会有一定程度的好转。

  “患者应适当参加一些户外运动,有益于病情缓解,但应注意天气变化和花粉过敏。”刘阳贵说,这个季节要缓慢减衣,要特别注意预防感冒。

鞋跟不要超过3厘米,睡前要泡脚

  “在健康和美丽之间,很多女人会选择后者。”市人民医院中医妇科的孙合群说。

从事中医妇科工作30余年的孙合群说,春天到来,皮肤舒展,身体各器官负荷量加大,中枢神经系统却会产生一种镇静、催眠作用,肢体会感到困倦。这时,千万不能睡懒觉,睡懒觉不利于阳气生发,在起居上一定要早睡早起,最好经常到室外散步。

“不良情绪易导致肝气郁滞不畅,使神经内分泌系统功能紊乱,免疫功能下降,容易引发精神病、肝病、心脑血管病、感染性疾病。因此,春天应注意情致养生,保持乐观开朗的情绪,使肝气顺达,起到防病保健的作用。”孙合群说,到大自然中跑步、打拳有利于女性身体健康;在饮食方面,要注意多补充水分。“晚上不失眠,煮粥添红莲;春天爱出汗,薏仁粥煮烂。”

“天气转暖,很多女性突然脱掉厚棉衣、穿起高跟鞋,时间长了会引发疾病。”孙合群说,高跟鞋能少穿就少穿,不得不穿的情况下,鞋跟也尽量不要超过3厘米高,睡前最好用热水泡泡脚。

春捂秋冻、保暖防病很重要

“气温升高,致病细菌、病毒繁殖速度加快,每年这个时候都是流行性感冒、肺炎等传染病的高发期。春捂秋冻,就是顺应气候的养生保健经验。”浚县人民医院内科的耿医生说,因为春季气候变化无常,忽冷忽热,再加上人们用棉衣捂了一个冬天,代谢功能较弱,不能迅速调节体温,如果穿衣太单薄,容易感染疾病。

“患有高血压、心脏病的中老年人更应该防寒保暖,预防中风、心肌梗塞等疾病的发生。”耿医生说,春天百花争艳,花粉、柳絮随风飞扬,过敏性哮喘患者应预防呼吸道感染,最好的方法就是坚持锻炼,提高机体抗病能力;讲究卫生,多开窗户,保持室内空气新鲜。

“春天眼睛容易干涩、发热,可以喝菊花枸杞茶,枸杞补肾益精、养肝明目,菊花疏风清热、平肝明目。如果觉得眼睛干涩,泡一杯菊花枸杞茶,连续喝3天,基本上症状就会减轻或消失。”耿医生说,脾胃较寒者可以在茶中加些红枣;有便秘症状的,可配上决明子,决明子有清肝明目、润肠通便的功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