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CB-A07版: 晨报07版
          

南昌高考9名替考人员落网

  6月7日上午11时左右,网上出现“南都记者卧底替考组织在南昌参加高考”的报道,江西省教育厅、省教育考试院要求南昌市教育考试院联合警方立即展开调查核实。

高考第一天,这起跨越湖北和江西两省的替考事件,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替考者如何突破层层关卡走进考场?替考面有多大?是否存在内外勾结?

南昌替考事件主要组织者浮出水面

  南昌市教育考试院与警方采取行动,在语文考试结束前将媒体举报的南昌十中考点的涉事考生李某某控制。经初步调查,李某某承认了替考行为。目前,警方正在进一步调查。

7日17时,九江警方接到可靠消息,另一名替考案当事人彭某可能路经九江逃窜,九江警方迅速布控,18时在九江长江大桥将彭某控制,移交南昌警方处理。

20岁的彭某是武汉某大学学生,彭某交代了参与替考的5名同伙,另外还交代了此次替考事件主要组织者赵某。48岁的赵某是山东人。

初步查明,6月5日下午,葛某(男,25岁,浙江省宁海县人)组织彭某、甘某、周某、吴某从武汉到南昌替考,住在赵某安排的某宾馆。

6月6日16时,赵某将葛某、彭某、吴某及另外三个男子送至另一宾馆入住。7日考试前,同住的葛某、彭某等6人一同前往宾馆附近的考场。考前,由赵某将替考证件发给他们6人,替考者根据所发的准考证进入考场考试。

当天,江西余江县也发生一起替考事件。警方已控制多名涉事替考人员。目前,江西高考替考事件仍在调查中,到底有多少人参与替考尚不得而知。

教育部已责成江西省教育厅和省教育考试院迅速调查核实情况,并请公安部指导有关地方公安机关立案侦查。教育部表示,对于破坏考试秩序、组织替考作弊等违法犯罪行为,一经查实,有关部门将坚决依法严厉打击。截至目前,南昌地区高考替考涉案人员已抓获9名。

替考者信息如何录入考试系统?

内部考务人员出问题是关键

  卧底过程中,记者获得了一名“枪手”的高考“身份证”和“准考证”,姓名为李士雨,生于1997年,住址在山东巨野田庄镇,获准参加江西省2015年普通高考文化统一考试(理工本科兼报高职类)。此“枪手”自称从大一就开始替考,如今大四已是第四次参加。

替考者相关信息是如何录入江西省教育考试院系统的?这成为社会舆论质疑的焦点。

江西一个长期分管高招的教育局副局长介绍说,高考采取网上报名,考生主要有以下几类:第一类考生是在校的应届高中毕业生或具有同等学力的考生。一般以学校为单位组织报名,学校又以班级为单位,在老师的指导下组织学生报名。这种以“母鸡带小鸡”式的报名方式一般不会发生问题,但由于少数民办学校在学籍管理和报考组织管理上不太严格,工作人员受利益驱使容易被替考组织利用。

第二类是社会考生报名方式。2001年高考报名条件进一步放宽,考生年龄、婚否不再设限。由于信息不全,即便是硕士、博士学位获得者也可以通过报名程序获取高考资格。对于社会考生的信息甄别难度很大。

第三类是外省籍务工人员随迁子女考生。江西2015年普通高考网上报名公告显示,符合规定的外省籍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在江西省高中阶段具有一年以上学习经历并取得学籍的,可到学籍地(或居住地)县(区)招考办申请报名。

教育考试部门人士说,按照规定,报名者需要现场采集图像信息,报名信息需要县级招办审核通过才能进入省级考试院系统,“肯定是这里面的某一个环节出了问题”。

受访者认为,各地教育考试部门为创造公平公正的高考环境采取了很多措施,但堡垒最容易从内部攻破。从此前已经查处的高考替考事件中,考务人员和替考组织内外勾结是突破层层关口的主要原因。

考场腐败多为官场腐败的延伸

高考替考几乎年年都有。

2006年,陕西洋县高考发生替考事件,由个别教师出面组织部分高二优秀学生参加替考。

2007年,河南郸城、安徽省砀山都发生了严重的高考替考未遂案,其中砀山县有41名在校大学生被雇参加替考。

2014年高考,一名考生被发现替考,被替考的学生习某某的父亲、陕西韩城市公安局金城派出所所长习生林被免职。

2014年高考前两天,山东省18名大学生打算到河南做高考“枪手”,还未动身就被济南警方抓获。

一次完整的替考交易往往还涉及“枪手”组织、考生家庭、监考老师等环节。组织者有些由中学教师或大学辅导员等组成,甚至发展学生代理,体系完整。而能让一个“枪手”走进考场,背后却隐藏了一个更大的造假工程。

从近年来查处的替考案来看,很多替考者直接拿着被替考者准考证、身份证进考场,这显然需要买通考场监考人员。

  不断升级的身份识别技术为何没有堵住高考替考?关键在于考务人员被买通而“监守自盗”。

去年央视曝光的河南替考事件中,对于怎样通过监考老师比对身份证、准考证上照片与考生本人这一关,一个替考组织者就说:“他(监考老师)一看,感觉像,因为啥?因为钱,因为关系搞好了。这一关就过了。”

还有的替考这样操作:在高考招生图像采集系统中,调换电子档案中的照片,临时弄一个准考证,最后再请招办的人把图片信息还原成考生本人。

河南郸城的舞弊手段就是给替考者办假准考证,在高考图像采集系统中调换照片,或者报假名、买通监考老师等。

“枪手”需要通过使用伪造的学籍、身份证,甚至要克隆指纹膜进入考场,没有一些“大人物”助推是办不到的。近年此类案件中,河南郸城县教体局局长、招生办主任,安徽砀山教育局招办主任、副主任,甘肃、山东两地公安、教育等系统近50人被卷入其中。

舞弊者将受到怎样的处罚

在涉事的南昌市第十中学考点,多名考生家长表示,高考替考行为严重损害了高考公开公平公正,应对高考替考行为进行严厉打击,让替考者、被替考者以及替考组织者付出相应代价。

据教育部通报,去年河南省开封市杞县等地高考替考舞弊事件中,对涉案违规违纪党员干部、公职人员和失职、渎职考试工作人员作出党纪政纪处分;对已查实的被替考考生给予取消各科次考试成绩、暂停参加各种国家教育考试3年的处理。

同时,河南省招办依据《国家教育考试违规处理办法》对经公安机关确认的替考“枪手”给予暂停参加各种国家教育考试3年的处理;其中属于在校大学生的,依据《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已分别由相关高校给予开除学籍处理。中介人员王某某、张某某被移交司法机关。

专家建议将替考入刑

在中国,高考被赋予太多意义,它是社会公平的体现,也是个人成长的里程碑,于公于私都是一件严肃认真的事,替考伤害的不只是社会公正,其本质也是对法制的蔑视,对个人成长来说甘愿如此荒废少年时,也是件极不负责任的事。

“从道德层面看,替考事件严重践踏了社会诚信和公平正义;在法律层面,替考事件是严重违法行为,应受法律制裁。”江西财经大学法学院副院长黄华生说,根据《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国家教育考试违规处理办法》等规定,有关部门对被替考者、替考者、组织者作出的处罚越来越严厉,但威慑力仍然不够。

在美国,考试作弊可能触及危害国家安全罪,面临阴谋欺诈的指控。如果指控成立,将被处以最高5年监禁和25万美元罚款。

黄华生认为,在考试领域,多发的违法组织考试作弊已造成严重的后果。“将替考组织者上升到刑事犯罪的高度进行打击,有利于维护社会公平正义,营造诚信的社会环境。”

(据新华社、《都市快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