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条板凳、手拉幕布,这个影院不简单
2017-02-04 08:48:09
“长条板凳、手拉幕布、经典老电影,就是当年那个味道。”2月3日(大年初七),浚县西城门附近重新开放的电影院让很多游客激动不已。“一条大河波浪宽,风吹稻花香两岸,我家就在岸上住。”65岁的刘德顺高兴地哼唱起来,他唱的正是电影院里正在放映的经典电影《上甘岭》的主题曲。
记者看到,重新修建的电影院门前挂了一块小黑板,上面写着放映公告:“今日放映:上午9∶00《南征北战》,下午2∶30《上甘岭》,欢迎观看。”小黑板旁边是售票的小窗户,和老电影院的布局一模一样。走进电影院,正在放映影片《上甘岭》,一排排长条木质板凳整齐地摆放着,虽然观影的人不太多,但依然能感受到当年的气氛。
今年民俗文化节增设的电影月活动,让老一辈的电影爱好者激动不已,作为上世纪七八十年代重要的精神文化生活之一,老电影和老电影院一同构成了一种挥之不去的集体记忆。“这个主意特别好,一走进电影院就感觉回到了那个没有电视机、手机、电脑的年代,红色电影更能引起我们的共鸣。”刘德顺说,这个电影院就是他这一代浚县人对青春的记忆,也是对这座古城历史的见证。
外地游客陈梅也对这个电影院赞叹不已:“太出乎意料了,像我们这个年纪的人,这样的电影院承载了我们儿时的记忆,一进影院还真像回到了那个年代,让我感动不已。这个电影院没有那么多演播厅,没有豪华软座,没有空调,音响效果也一般,但这才是属于我们这一代人的电影院。”
“老电影院是1958年建立的,我(一九)七几年的时候在这儿看过《火车司机的儿子》,印象特别深刻,直到现在我还能随口哼出来那部电影的主题曲。电影院当时用的就是这种长条凳子,四五个人挤在一起,特别热闹。今年我们放映的影片都是国内外的经典红色电影,如《鸡毛信》《保尔柯察金》等,专门选用旧式手拉幕布,尽量恢复老电影院的原貌,唯一不同的是原来放映的是胶片,现在是数字电影。”影院负责人陈经理告诉记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