鹤壁京立医院创伤急救中心
打造高效创伤急救体系与死神竞速
2017-10-31 09:07:58
□晨报记者 孙雪莹
创伤已成为全球第五大死亡原因,近年来多发伤危重症患者的死亡率和致残率居高不下,患者的病情重、发展快、并发症多,死亡率甚至达到了50%。创伤急救就是与时间赛跑,鹤壁京立医院近年来在继续保持专科优势的基础上,对急诊科、骨科、胸外科、普外科等创伤急救相关科室进行了软硬件和流程的全面优化升级,有效提高了医院创伤急救水平。今年8月医院成立了我市首家创伤急救中心,成为我市急救领域的重要力量之一。
创伤急救体系大大缩短救治时间
“刘主任,急诊科电话通知有个严重的外伤患者,需要您去急诊科会诊。”近日,鹤壁京立医院骨科值班护士接到一求助电话后喊道。骨科主任刘占宏知道这是医院创伤急救中心的呼叫,肯定是遇到了外伤比较严重的患者。刘占宏立即进入“战斗”状态,第一时间赶到了急诊科抢救室。
原来该院创伤急救中心收治了一名高空坠落者,经诊断伤者的伤情为失血性休克、骨盆多发性骨折、股骨粉碎性骨折、第四和第五腰椎骨折。考虑到伤者伤势严重,医院马上开通急救绿色通道,将其转入重症监护室抢救治疗,病情稳定后又迅速转入手术室实施手术治疗。抢救治疗涉及普外科、骨科等多个科室,但是有了绿色通道,从入院到送入手术室不到50分钟。经过抢救、手术及康复治疗,过了一段时间后伤者康复出院。
鹤壁京立医院创伤急救中心负责人介绍,如按传统急救模式,从接诊到各科室会诊、确定治疗方案至少需要1个多小时。如今随着创伤急救体系的逐步完善,从接诊到确诊、治疗,时间至少缩短30分钟,最大程度保障了患者的生命安全。临床实践也证明,创伤急救体系具有极大的优越性,不仅明显缩短了救治时间,还改善了创伤患者的预后。
一体化创伤急救体系能最大限度减少死亡和伤残
“开通创伤急救的绿色通道后,就可以将原先急救中心扮演的‘中转站’角色改变为‘一体化’的角色,‘一体化’意味着院前急救、院内急救、重症监护、急诊病房四块联动救护。”鹤壁京立医院创伤急救中心负责人说。
前段时间,淇滨区发生了一起交通事故,造成一位老人受伤。鹤壁京立医院急诊科接到求救电话后,立即派急救人员赶到现场施救。在交警的协助下,急救人员将伤者转送到急救车上,一边进行检查和急救处理,一边通知院内做好急救接诊准备。
伤者被接到医院时,急诊科、骨科、胸外科、脑外科等专家已集结到位,大家分别对伤者进行检查和分诊。检查发现,伤者双下肢因被挤压多处骨折、肋骨骨折、失血较多,应立即给予输血等抢救治疗,并完善相关检查后转入手术室接受手术治疗。
据了解,鹤壁京立医院创伤急救中心的专家组成员均来自国内三级甲等医院的胸外科、神经外科、骨科、普外科、急诊科等专业科室。这种由院前急救、急诊抢救、急诊ICU、手术室、病房组成的一体化创伤急救体系,可以确保严重多发伤患者通过急救绿色通道,得到快速救治。现场与医技科室快速联动,对于提高多发伤患者的抢救成功率至关重要,最大限度降低了死亡率和伤残率,切实为我市群众的健康保驾护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