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CB-A08版: 晨报08版
          

南京不哭》作者郑洪:
历史真相并非“不辩自明” 别让我们的声音被淹没

  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教授郑洪现年80岁,出生在南京大屠杀发生的那一年。

2016年,郑洪所写英文小说《南京不哭》在美国出版。他以数学和物理学为毕生职业,“跨界”文学很不容易:小说写了十年,十易其稿。

英文不是他的母语,南京不是他的家乡,但一种使命感推动着他:他在为自己写,为与他一样在战乱中长大的同辈人写,也为不知道那场战争之痛的年轻一代写。

《南京不哭》就是我对他们的回答”

  郑洪在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执教半个世纪,学术成就斐然。在同事眼里,他温和儒雅、勤勉低调。

1995年4月13日,两名同事在办公室找到他,让他去听一场讲座。郑洪到场时,4名学者正在讲述美国在日本投掷原子弹之事。他们说,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期,因为美国投掷原子弹,日本民族受伤甚重、苦难最多。他们推测,假如没有某些特定事件,美国可能不会把原子弹投向广岛和长崎。

郑洪热血冲脑,儿时的画面在眼前“回放”:5岁时,第一次看见天边飞来日本战机,连续投下炸弹,弹头按半圆形弧线下坠,随后是漫天烟尘和满街尖叫。10岁时,在广东农村,他学会跟着家人“躲警报”。来不及跑就钻到床下,等警报不响了再爬出来,看大人们搬尸体……

他举起手,要求发言。“如果一群强盗闯入了你的家中,强暴了你的妻子,杀死了你的儿女,还要割破你的喉管,警察进屋来制服了强盗,救了你的命。请问台上4位尊贵的先生,这是警察在暴力执法吗?”

台上台下一片安静。一名美国主讲人简单回应了几句,又回到原来的话题。

  《麻省理工学院技术评论》杂志事后刊登一篇长文,由讲座主讲人之一执笔,继续为日本辩护。郑洪投文反驳,但杂志过了几个月才刊载他的文章,且篇幅遭大幅删减,是那名主讲人文章的十分之一。

“他们限制我发言,我更要发言。”郑洪说,“《南京不哭》就是我对他们的回答。”

把自己变成“南京人”

  郑洪决定写一部小说,以南京大屠杀为主题,因为那是日本侵华最典型的罪证。只是,他从未到过南京。

1999年末,他休假,在南京大学教职员公寓住了几个月。我在南京最骄傲的一刻,是一天在街上有人向我问路,我觉得自己开始变成南京人了,有资格写南京的故事了”。

友人牵线,他见到两位大屠杀幸存者常志强和姜根福。谈起1937年12月13日南京沦陷后的遭遇,两人老泪纵横。这是西方历史书不曾承载的惨烈,郑洪把他们的记忆写进了《南京不哭》。

2005年起,授课和研究之余,郑洪开始写作。他对文学创作完全陌生,不时听取友人的批评和建议,改了又改。

2015年,英文版《南京不哭》(Nanjing Never Cries)终于写就。同事帮他把书稿拿给时任麻省理工学院出版社负责人埃伦·法兰,却遭回绝:“我们不出小说。”不过,埃伦·法兰说可以在出差的飞机上“翻一翻”,“告诉郑教授,不要等我”。

两个月后,埃伦·法兰亲自回复郑洪,她一字一句通读过了,愿意破例出版这部小说。

2016年8月,英文版《南京不哭》付梓;同年底,郑洪亲译的中文版由江苏译林出版社发行。这是继张纯如的《南京大屠杀》之后,又一部以南京大屠杀为题材、由美籍华人学者写就的作品。

别让我们的声音被淹没

《南京不哭》面世后,连续数周在美国亚马逊网站上卖到脱销,多次加印。绝大多数读者给出“五星”好评。

读者“阿兰·蔡斯”认为,小说是“不为人知的中日关系黑暗史上的一道亮光。不为人知的日军暴行、乱世下的爱情和亲情、宽恕和铭记……内容可信、叙述动人,令我手不释卷,理解了藏在今天中日关系深处的情感”。

郑洪认为,历史真相并非“不辩自明”,掌握话语权很重要。“日本右翼势力出版了600多本与二战历史相关的专著,严重歪曲历史,美国主流社会相当大程度上受到这些言论误导。相比之下,向西方主流社会发声的华裔作者屈指可数”。

他说:“西方社会对日本战时的暴行显然已经忘记了大半。我们的声音,在美国的学术界渐渐被淹没了。这个时候,我们更应对世界发声,把历史的真相用种种不同的方式表达出来,让世界深刻认识日本侵略中国的史实,唤起世人的良知。我们必须防微杜渐,不容20世纪的惨剧有一丝丝再度发生的可能。”(据新华社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