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CB-A12版: 晨报12版
          

面对孩子手机瘾父母身教胜过言传

面对越来越智能的手机和游戏,家长也越来越为孩子难以戒掉的手机瘾而犯愁。这不,随着寒假的到来,父母与孩子手机瘾的“斗争”日趋白热化。那么,家长该如何智斗孩子的手机瘾呢?

沉迷手机的危害

 

  《2016~2017中国儿童网络素养状况系列研究报告》显示:我国儿童触网低龄化趋势明显,平均有超过29.1%的学龄前儿童(3岁~6岁)每天使用网络的时间在30分钟以上。此后,随着年龄的增长,网络使用时间逐渐增加,到了14岁已有60.8%的儿童网络使用时间超过30分钟。

  那么,孩子沉迷手机有何危害呢?阻碍身体发育。小孩子经常玩手机,活动少了,容易引起身体发育迟缓、运动功能低下;引起视力下降。孩子频繁玩手机对视力影响尤为明显;注意力不集中。沉迷手机的孩子,平时会经常被手机内容如游戏、小说、动画片等吸引,在学习、生活中分散精神;盲目攀比。羡慕别人手机好、沉迷游戏买装备、给网络主播打赏……这些都是生活中孩子沉迷手机后极易出现的问题。

父母该如何应对 

  

  北京12岁男孩儿唐轩的前两部手机均因自己爱用手机玩游戏被他爸爸摔坏了,这次再度拥有手机是因为唐轩期末考试成绩不错,并承诺:寒假每天玩手机不超半小时。“我最恨的就是儿子迷恋手机游戏的状态,像着了魔。”唐轩的爸爸无奈地说。

  那么,家长该如何应对孩子的手机瘾呢?首先,也是最重要的一点,父母要做表率。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身教胜过言传,作为家长首先要提升自己的素养,有些家长的态度是自己可以玩手机但不让孩子玩儿,这绝不是一个好办法。

和孩子约法三章,犯规要有惩罚。要和孩子面对面地制订规章制度,要执行,还要有力度。告诉孩子手机的功能是用来做什么的,我们要怎么用它,具体和孩子约定有效使用手机的具体办法,要是触犯了,必须惩罚。我们惩罚孩子的最终目的是让孩子从手机中解脱出来,家长的执行力度拿捏得准才有效。

做相应转移注意力的事情。给孩子一些事情去做,如做家务、一起看电视、散步……以解决孩子因突然失去手机而造成的不适应。让孩子有事情做,做有意义的事情,及时鼓励和奖赏,从而培养良好的习惯。

绝对不能用简单的制止和打骂的方法,一定要有执行约定,做到不心疼、不放纵、不妥协,这样才能帮孩子逐渐戒掉手机瘾。

(据搜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