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手机的十大趋势
2018-02-05 08:43:23
当智能手机听到你说很冷、听到你打呼,会有什么举动?目前智能手机上AI功能仍处于萌芽阶段,国际研究暨顾问机构Gartner预测,2022年搭载人工智能(AI)功能的智能手机占比将大幅增到80%,并指出十大深远影响力应用。
手机中的“数位自我”
智能手机将成为使用者的延伸,能识别使用者并预测其下一步的行动。
“数字自我”了解你是谁、想要什么、何时想做以及期望如何完成,并依照权限执行任务。
使用者验证
以密码为基础的简单身份验证变得日益复杂,效率却越来越低,导致安全性、使用者体验都差强人意,并造成过高的拥有成本。安全技术结合机器学习、生物特征辨识和用户行为,大幅提高可用性和自助服务能力。
举例来说,智能手机可以捕捉并学习使用者行为,像走路、滑手机或按压手机的方式、卷动和打字的习惯等,而不需要密码或主动身份验证。
情感辨识
情绪感知系统和情感运算(affective computing)让智能手机能够侦测、分析、处理和响应人们的情绪状态和心情。
虚拟个人助理(VPA)和其他以AI为基础的对话系统(conversational systems)技术日趋普及,进而推动了情绪商数(EQ)的需求,以获得更优质的情境和服务体验。
举例来说,汽车厂商可以使用智能手机的前置摄像头,了解驾驶人的身体状况或侦测其疲劳程度,进而提高行车安全。
自然语言的理解力
智能手机上持续的训练和深度学习将提高语音识别的准确性,更加理解使用者的具体意图。
例如,当使用者说“天气很冷”时,他的真实意图可能是“请网购一件外套”或“请调高空调温度”。
扩增实境(AR)和AI视觉
预计于明年年底前,全球将有约1亿个Android装置上搭载AR功能;更有机构预计明年几乎所有新款Android手机都将预载AR功能。
例如协助收集用户数据和检测疾病(如皮肤癌或胰腺癌)的应用程序,就是一个使用AR功能的范例。
装置管理
机器学习将提高装置效能和延长待机时间。
例如有了多个传感器,智能手机将能更加理解、学习使用者的行为。智能手机将能在后台执行常用的应用程序,以便其快速开启;或关闭不使用的应用程序,以节省内存和电力。
个人分析
智能手机能够分析个人的实时信息。使用者可以根据正在进行的活动及其所处的环境(例如家里、车上、办公室里或休闲活动中),实时取得保护和协助。保险公司等服务商可以将重点放在客户而非资产上,例如保险公司可以根据客户的驾驶行为调整汽车保险保费。
内容审查、检测
手机可以自动检测受限制的内容,检举有疑虑的图片、影片或文字,并启用各种通知提醒。计算机辨识软件可以检测任何违反法律或政策的内容。
举例来说,使用公司配发的智能手机在高机密空间拍照或储存机密文件时,将被其自动通知IT部门。
个人拍摄喜好
个人拍摄喜好包括能针对使用者的个人审美偏好,让智能手机自动美化照片。
举例来说,东西方的审美偏好不尽相同,大多数中国人喜欢白皙的肤色,而西方人偏好古铜色的肤色。
音讯分析
智能型手机的麦克风能够不断接收真实世界的声音。装载AI功能可以辨别这些声音,进而引导使用者或启动特定设备。
举例来说,当智能手机听到使用者的打呼声,即可启动使用者的手环,促使其改变睡眠姿势。
(据人民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