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贫苦孩子到艺术大咖
——国家一级演员、中国戏剧梅花奖得主金不换的艺术人生
2018-03-01 08:30:39
近日参加座谈会的金不换
2月15日晚,在2018年央视春晚戏曲节目《盛世梨园美》中,金不换、徐福先夫妇闪亮登场。他们表演了《唐成夫妻喜迎春》,精彩的演出赢得了阵阵掌声。
走南闯北学习戏曲
1968年,金不换出生于新乡市封丘县孙庄乡钟銮城村一个贫苦人家。在金不换的记忆中,幼年生活非常清苦,经常吃不饱饭。生活的艰辛并没有阻挡人们对戏曲的热爱,“乡亲们都很喜欢听豫剧,嗓子好的人没事了就唱上两段”。金不换的大哥金振全也是戏迷,小时候金不换还跟着大哥练习过劈腿、下腰、走梅花桩等基本功。
金不换对戏曲的热爱早在童年时就已经展现了出来。1976年,一位豫剧名角到新乡市封丘县县城演出。时年仅8岁的金不换和哥哥为了看戏,步行了几十里从家里到县城看演出。走到剧场门口时却因为没钱买票被挡在了门外,金不换和哥哥只好蹲在剧场墙外听戏。那时的金不换无论如何也没有想到,有朝一日自己也能成长为一代豫剧名角。
1980年,12岁的金不换跟着戏班子开始走南闯北,“我当时跟戏班子说,只要肯教我唱戏、管我吃饭,我就给戏班子干杂活儿,不要钱。”天资聪慧加上刻苦努力,金不换进步非常快,没多久就能上台演出,扮演书童、跟班的角色。
1981年,金不换辗转进入开封市一家戏曲培训班学习,在这里他为日后进鹤壁市豫剧团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为练功把头埋进水缸里
上世纪八十年代,在著名豫剧大师牛得草先生的带领下,鹤壁市豫剧团声名鹊起。为了牛派艺术的传承,鹤壁市豫剧团开始对外招生。金不换和大哥两人凭借出色的表现一起通过了考试。遗憾的是,因为只能留下一个,大哥坚持把名额让给了金不换。
进入鹤壁市豫剧团后,金不换对自己要求特别严。他起早贪黑刻苦练习基本功,为了纠正“大舌头”音,把头探到大水缸里反复练习。为了熟记唱词,他走路、吃饭、上厕所都在心里默念。很快,他的刻苦与认真换来了剧团老师的认可。在老师的指点下,他入行丑角,跟随牛得草学艺。
能跟随牛得草学习,金不换倍感荣幸,特别珍惜来之不易的学习机会。除了日常学习外,他一有时间就观察、模仿牛得草演出,揣摩唱腔。
“有次演出完了,我还在后台模仿牛老先生的唱腔,刚好被他撞到。我以为他会批评我,他却满是赞许地冲我点点头。”金不换说。
金不换的努力换来了牛得草的认可,牛得草将自己的毕生技艺都传授给了金不换。为了磨砺金不换,牛得草还把剧目《七品芝麻官》中的人物程西牛由小花脸改为丑角,让金不换来饰演。
这一角色的变动,使剧目《七品芝麻官》更加出彩,金不换也把程西牛这个戏剧反派人物饰演得入木三分。改动后的剧目不仅得到了观众的好评,还实现了金不换和牛得草同台演出的梦想。
牛得草晚年时,因为身体原因不能再登台表演,剧团的经济效益急转直下。为了重树牛派艺术的招牌,金不换于1999年赴京参加戏曲展演,让牛派艺术再次名震京师。那次北京之行,他一举夺得了中国戏剧梅花奖。
“我能走到今天,离不开牛得草先生的悉心指教,离不开市委、市政府的关心与支持。”金不换说,鹤壁丰沃的艺术土壤让牛派艺术有了蓬勃的生命力,今后他会一如既往地带好队伍、推出好戏,让牛派艺术这张文化名片更加熠熠生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