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CB-A13版:晨报13版
          

妈妈的陪伴,有益于孩子学习 淇滨区明达小学 杨冉冉

春节过后,家家户户开始展望新的生活。我们班里几个孩子的妈妈,选择了外出挣钱。作为孩子们的班主任,我目睹了她们的纠结,见证了她们的舍弃,还是被她们的决定打击了。

她们纠结过。孩子们初入学时,由于以前养成的习惯不太好,我与孩子的妈妈们沟通过,以期她们对各自孩子多一些关注。对于管理孩子们的这份热情,几个妈妈还是有的。她们到班里听过课,电话也打了不少,效果很明显。

她们舍弃过。一次又一次的交谈后,这几个妈妈,放下了手头可做可不做的工作,专心陪伴孩子。结果,她们的孩子似乎比其他同学还聪明,字写好了,爱说爱笑了,期末还都得了奖状。

这下,妈妈们乐了:“这孩儿不是挺好的吗?我今年可以考虑外出打工了!”

一个明媚的早晨,孩子们正在晨读,许同学跑到讲台上对我说:“老师,我的作业没有做,因为我不会,奶奶也不会!”我问:“你爸爸妈妈呢?”许同学答:“去上班儿了!”那晶莹的泪珠,就在孩子眼眶中打转。

一个温暖的午后,铃声已响过许久,其他学生正在习字,王同学才来到教室门口。我面带怒色地问:“怎么才来?几点上课?”孩子就站在门口,不进门,也不肯抬头。教室里的一个小女孩儿低声说:“老师,他家里没人,他中午都是一个人在家!”我看向门口那个跟幼儿园孩子一样高的孩子,小声问:“是不是睡着了,没人叫你?”他默默地点头。

一个安静的夜晚,马同学的妈妈从遥远的地方打来电话,问孩子最近表现怎么样。我答:“不好!”她沉默良久后说:“我从春节就出来打工,中间给孩子打电话时感觉到,他最近状态不太好!可是,我只有到‘五一’才能回去!杨老师,请您多关注他……”电话那边的她早已泣不成声,而我的泪她看不到。

这三个外出打工的妈妈,是我上学期联系最多的,因为她们的孩子在习惯上都存在问题。那个不会写作业的许同学性格内向;那个迟到的王同学,老师每次提问,他都会举手,被叫起却又答不上来;那个夜晚来电的妈妈的孩子,从不与人交流,就连上课也总是沉浸在自己的小世界里。上学期,三个妈妈都曾接受我的建议,与我一起努力。于是,三个孩子一天天在改变,妈妈们也一天比一天高兴。一个学期下来,孩子们没有让我们失望。

我以为,妈妈们会意识到陪伴的重要性;我以为,妈妈们会尝到陪伴的甜蜜;我以为,妈妈们会把这份本就属于孩子的陪伴,延续下去……可是,我错了。原来,她们只是努力一下而已;原来,她们这就已经满足了……

孩子还很小,才上一年级,不是吗?孩子的每一个细微变化,我们要在他身边才能看到,不是吗?孩子的言行不妥当,需要我们及时纠正,不是吗?

孩子还很小,才上一年级,遇到难题可以问爸爸妈妈,该有多好啊!我们怎么可以让他幼小的心灵承受那么多疑问?孩子还很小,才上一年级,放学路上有一双大手牵着他,该有多温暖啊!我们怎么忍心,让他独自回家?孩子还很小,才上一年级,其乐融融的餐桌上,有爸爸妈妈的鼓励该有多好啊!我们怎么舍得,让他将生冷的饭菜与孤独寂寞一同咽下?孩子还很小,才上一年级,每晚睡觉前,若有爸爸妈妈的故事陪伴,那梦该有多甜啊!我们怎么忍心,让这份期待长达半年甚至一年?

我们学校孩子们的家庭存在太大的差异,差异不是物质上的,而是那份最为长情的陪伴。家长对孩子的期盼与热情是不相上下的。作为孩子的老师,我无法奢求让每一个爸爸妈妈都待在孩子身边,但至少应该让孩子在想念的时候看得见,在撒娇的时候摸得着。

我想对这些如此这般“爱”孩子的妈妈们说:“你们可知道,你们在离开的同时,很可能带走了孩子一生的幸福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