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CB-A02版:晨报02版
          

温州一名1岁多男童在家中溺亡,我市也发生过类似悲剧
罪魁祸首是水桶、水盆、浴缸


扫码看
如何给婴幼儿
做心肺复苏


□晨报记者 王玉姣

 近日,温州发生了一起悲剧,一名1岁多的男童在家中卫生间溺亡。这为大家敲响了警钟:不仅在户外要防溺水,在家里也要绷紧防溺水这根弦。家中有婴幼儿的,尽量不要在浴缸、水桶、水盆等容器中蓄水。

对婴幼儿来说,盛满水的盆和桶也很危险

 据媒体报道,温州这名1岁多的男童出事时其爷爷奶奶都在家,老人在卧室,他独自在卫生间玩耍。老人感到孩子很久没动静后便跑到卫生间查看,发现孩子躺在地上,浑身湿透且没有意识,其旁边有一个水桶。虽然医生进行了抢救,但没能挽回孩子的生命。医生推断,孩子溺亡原因是不小心栽进水桶里没能及时爬出来。

记者采访了多位市民后了解到,类似的危险无处不在。“我女儿半个月前玩水盆里的水时一不小心栽了进去,幸亏当时我在她身边。”淇滨区佳和豪苑小区居民王佳丽谈起女儿栽进水盆里的经历时仍心有余悸。

王佳丽的婆婆洗过衣服后习惯把水从洗衣机里放到水盆里,用来拖地或冲马桶。王佳丽的女儿刚满1岁,一见水就兴奋,常常蹲在水盆边玩水。半个月前,王佳丽的女儿独自在水盆边玩水时,王佳丽突然听见女儿哭了,她跑到卫生间看到女儿栽进了水盆里。“我赶紧把孩子拽了起来,她似乎被呛到了,脸憋得通红,哭个不停。幸亏我发现得及时,不然后果不堪设想。”王佳丽说。

“对婴幼儿来说,一盆水就很危险,千万不要让孩子单独在卫生间玩水。”王佳丽说,这件事发生后,她在网上搜到不少婴幼儿在家中溺水的新闻。如今,王佳丽一般不在家中的大容器中储水,尤其是水盆、水桶、浴缸。

发现婴幼儿溺水,可用手指进行心肺复苏

 “咱市也发生过孩子在家中溺亡的悲剧。”鹤煤总医院急诊科主任石江顺表示,他接诊过栽到浴缸里溺亡和掉到水桶里溺亡的孩子,事发时他们的家长不在身边,且家长没有意识到在家里也要预防孩子溺水。

假如婴幼儿溺水,家长该如何抢救?石江顺表示,心肺复苏是抢救溺水者的重要方法。发现孩子溺水,家长应第一时间检查孩子是否有生命体征,检查孩子的呼吸道是否顺畅,若有异物阻塞,要立即清除。如果孩子的呼吸、心跳停止,要第一时间拨打120急救电话,并对孩子进行心肺复苏。

如何对婴幼儿进行心肺复苏,石江顺表示,家长可以先让孩子仰躺,再进行胸外按压。婴幼儿体格较小,要注意按压力度,对于1岁以上的孩子,可以用单掌按压;对于1岁以下的孩子,可以将食指和中指放在孩子两个乳头连线中点的位置,以每分钟100次到120次的频率按压,每次按压深度约为4厘米,要确保孩子胸部恢复到初始位置后再进行下一次按压。按压15次后,家长应抬起孩子的下巴,并用手捏住孩子的鼻子,用嘴完全将孩子的嘴包住,将空气缓缓吹进孩子的嘴里。两次人工呼吸后,如果孩子仍没有恢复呼吸、心跳,应继续进行心肺复苏。

相关评论

防溺水,孩子、家长、学校、政府都有责任

□王玉姣

 据媒体报道,2020年6月21日下午3点30分左右,重庆市潼南区8名小学生溺亡。事发前,8名小学生相约到河边玩水,其间一名小学生不慎失足落水,另外7名小学生前去施救,最终8名小学生全部溺亡。

每到暑期,儿童溺亡的新闻就不绝于耳。是什么导致儿童溺亡悲剧不断发生的?记者认为,孩子、家长、学校、政府都有责任。

炎炎夏日,孩子们喜欢到河边玩水,但其自我防护能力较弱,易发生意外事故。作为孩子,面对水的诱惑应知进退,应知道“生命诚可贵”的道理。

 提高孩子对危险情况的判断和认识,学校有着重要的责任。学校应意识到安全知识普及和文化课同样重要,应把安全教育作为一项和主课同样重要的内容,经常向学生传授私自下水的危险性、遇到紧急情况应该怎样做等知识,并采用学生感兴趣的方法进行教学。

作为家长要尽到看护责任。在儿童溺亡事件中,家长的责任难以推卸,家长若经常对孩子进行安全教育,多抽出一些时间陪孩子,避免孩子处在无人监护的状态中,悲剧也许就会避免。

作为政府要尽到治理责任。政府相关部门应加大隐患排查力度,在危险水域多设置安全警示牌、安全防护栏,并积极开展相关宣传工作。

r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