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CB-A08版:晨报08版
          

影院复工后的喜与忧

 国家电影局7月16日下发通知规定,低风险地区在电影院各项防控措施有效落实到位的前提下,可于7月20日有序恢复开放营业。中高风险地区暂不开放营业。

从初冬到盛夏,对于电影业来说,这是一次前所未有的漫长冰冻期。所幸,如今电影人已经看到了曙光。

全国影院复工后

卖出的第一张票仅3.1元

这世间所有的相遇都是久别重逢。时隔半年之后,7月17日17时40分,成都和平电影院卖出了该影院复工后的第一张电影票,这也是全国影院复工后卖出的第一张票,影片为《哪吒之魔童降世》,票价仅为3.1元/张。

 成都和平电影院经理柏翮(hé)说,每张票影城实际收入仅0.1元,有3块钱是售票平台收的服务费。7月20日复工当天一共放出165张票,收入了16.5元。这么做是为了鼓励大家走进电影院。复映影片片方不分账,加上免税免专资(国家电影专资办费用),这方面是没有成本的,索性让利给观众。”

7月19日17时32分,万达影城乌海万达广场店售出了万达影城复工后的第一张票,影片为《寻梦环游记》。7月20日,全国43家万达影城第一批复工。

一位接近博纳电影的人士透露,该公司旗下院线或到7月25日才能复工。其他一些影城则表示,想参考中影、华夏等国企和大院线的复工样本,等一等,再照葫芦画瓢。

与往日影院人声鼎沸不同,复工后的影院依然略显冷清。没有新片、强片上档,复映影片的票价无法打平成本,以及疫情下具体的复工细节,都成为各大电影院线关注的焦点。

禁售食品、隔座售票、控制流量

据猫眼专业版数据,截至7月20日6时26分,全国影院复工首日的预售分账票房达140.4万元,观影人次为5万。灯塔专业版则显示,截至7月20日上午11时1分59秒,电影院复工票房破100万元,票房前五名分别为上海市、浙江省、江苏市、山东省、四川省。

通知中规定,影院复工需满足以下要求:全网络实名售票;交叉隔座,距离1米以上,上座率不超过30%;每日排片时间减半;单片时间不得超过两小时;原则上禁止售卖饮料零食,影厅内原则上禁止食用食品。

严格的规定,让一些影院对复工后能否盈利产生顾虑。

“这对大家是一个新挑战,影院并不像餐饮,餐饮就是直接开放、隔座就餐,而影院对实名制购票、观影人次、复映场次等都有要求,大家还得再摸索一下。”一位电影公司中层人员表示。

影院的收入来源有三个:票房分账、卖品和广告。票房收入占院线收入的70%左右,广告和运营占20%左右,而卖品则占10%左右(欧美国家和万达电影占比较高)。因此,如果票房不赚钱的话,也就注定不赚钱。

此前,为了争夺“爆米花”生意,各大影院都使出了浑身解数,团购、捆绑、促销甚至直接试吃。但在复工后,多名影院工作人员表示,由于疫情原因,各大影院的食品是被完全禁止销售的,甚至顾客自带也是不被允许的,这也影响了大部分影院的收入。

“内容为王”是大银幕不变的准则。新上映影片、复映影片(已上映过的电影)的质量成为影院复工的关键。

截至目前,第一时间发布定档消息的影片有《第一次的离别》(7月20日)、《妙先生》(7月31日)、《我在时间尽头等你》(8月25日)、《荞麦疯长》(8月25日)等片,“钢铁侠”小罗伯特·唐尼主演的《多利特的奇幻冒险》,“速度与激情”系列主演范·迪塞尔的《喋血战士》则选择在7月24日上映。新片尚无法排满整个档期,也没有特别强势的大片。

由于旗下公司还有制片业务,上述电影公司中层人员称,自己的影院可能会选择公司已经上映过的影片进行复映,同时中影、华夏此前也给出了一些复映影片,影院也会从中选择。

上述院线负责人则预测复映影片的票价不高,甚至无法摊平成本,“很多影院甚至可能连水电成本都不够”。

在线票务平台猫眼、淘票票则表示,为了支持复工复产,已经从产品、服务、资源等多个方面进行了准备,比如向影院管理者提供“一键隔座售票”设置功能,推出电影兑换券、红包、惠民券等吸引观众回归,猫眼还将为影院提供“安心影院”“安心看”等标识,淘票票将联动阿里生态提供消杀物品。

有喜有忧

 不管怎么说,对于影院来说,复工终归是个好消息:一年三大档期中的暑期档,大家还能赶上。

 但对于影视行业来讲,这场“禁令”可能还要延续一段时间。

 从通知来看,复工的影院对上座率、放映电影时长都有要求。

 其实,“上座率不超过30%”的限制并不会过于影响影视行业,在双休日和工作日,电影的上座率本来就维持在30%左右。但“不超过两个小时”的规定,结结实实地给了部分电影制作团队一闷棍。

 从时间上来看,观众们期待最高的几部撤档片近期复映的可能性依然不大。原定于春节档的几大巨头,《唐人街探案3》《紧急救援》《夺冠》片长都在130分钟以上,《八佰》的片长甚至达到了160分钟。

 如果要考虑到以上这些电影的话题敏感性(《唐人街探案3》中的破案环节恐怕会受到重点关照),临时删减片段换得提前上映的可能性近乎不存在。

 但对于时间偏短的动画行业来说,这是一个好消息,《姜子牙》的片长仅有115分钟,完全符合复映规定,从目前的数据来看,《寻梦环游记》和《哪吒之魔童降世》依旧是当下票房的旗手,动画领军整个档期的局势极为罕见。

 由于第一批重映影片几乎都是老电影,暑期档又是动画片的主场,比起传统的故事片,动画片在旺季的长尾效应更不明显(除非是《哪吒之魔童降世》这种现象级的动画片)。《姜子牙》团队恐怕已经各处奔走,寻找提前上映的机会,拿下传统大片来袭之前的空档。

 不过,从第二批、第三批的重映影片来看,两个小时的市场限制恐怕会很快放开。《复仇者联盟》《星际穿越》等传统长片都在虎视眈眈。面对着这些海外大片,除了提前锁定年度票房冠军的《唐人街探案3》之外,余下的撤档片可能会跳过暑期档的拥挤,直接进军国庆档。

 从今年上半年的情况来看,受限最大的无疑是海外片,《复仇者联盟》代表着传统美国大片在中国市场的最后狂欢,但谁也没想到会如此萧条。近几年,国产片票房排名迅速飙升,海外大片越来越不吃香,加之这两年的大环境影响,《花木兰》《信条》等影片可能不会在旺季取得很优秀的成绩,也由于众所周知的保护制度(虽然近两年有所松动,但今年情况特殊),这些影片很可能在9月份匆匆到来又匆匆离去。

中国电影的转型路

 讽刺的是,突如其来的疫情,给了迟迟没有转型的中国电影最后一刀。

 每年的全国总票房统计已经成为了雷打不动的环节,“保增长”一直是这两年影视行业的大基调,哪怕在实体经济放缓的2019年,各大影视行业依旧对观众的购买力有着不切实际的幻想。毕竟在经济危机下,电影的娱乐消费要比其他行业便宜得多。

 这次影院停摆,某种意义上给了局部过热的“影业领袖们”一记耳光。中国电影的工业制作水平以及文化号召力正在稳步上升,囿于票房增长的影视行业反而成了之前影院改革的最大阻力。

 根据华安证券发布的研报,8月份至9月份,国内整体票房或为历史同期的20%~30%,人们的观影选择将更侧重优质影片,而不是“天女散花”。传统的行业大片和优质的小众艺术影片,可能会在今年的暑期档实现共存。

 冬天过去,春天依旧会到来。

(综合新浪网、新京报微信公众号等)

r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