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CB-A08版:晨报08版
          

看得见山 望得见水 记得住乡愁
——走进鹤壁传统村落


蜀汉后主刘禅
“乐不思蜀”之地
鹤山区
鹤壁集镇龙宫村



昔日纣王演兵处
淇县黄洞乡纣王殿村



卫武公淇园旧址
淇县黄洞乡鱼泉村





 鹤壁历史文脉源远流长,早在7000年前,先民们就已在淇河两岸繁衍生息,留下了花窝遗址、大赉店遗址、辛村文化遗址等众多遗迹。《封神演义》里的故事、《白蛇传》里的传说多发生流传于此,大伾山摩崖石刻、鬼谷子军事文化令中外游客流连忘返。

在这片古老的土地上,市级、省级和国家级传统村落星罗棋布,成为见证鹤壁历史的活化石”。习近平总书记曾在2013年12月召开的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上指出:“要让居民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鹤壁为数众多的传统村落作为“乡愁”的载体,体现着浓郁的地方特色,具有很高的历史文化价值和建筑艺术价值。截至目前,鹤壁市共成功申报省级传统村落58个,22个申报为国家级传统村落,其中浚县国家级传统村落2个、淇县5个、淇滨区4个、山城区4个、鹤山区7个。

这些传统村落有名臣于谦后人聚居的村落——浚县卫贤镇于村、昔日纣王演兵处——淇县黄洞乡纣王殿村、卫武公淇园旧址——淇县黄洞乡鱼泉村、蜀汉后主刘禅“乐不思蜀”之地——鹤山区鹤壁集镇龙宫村、孔子讲学地——淇县桥盟街道七里堡村、纣王妲己泛舟处——淇县桥盟街道泥河村……

这些传统村落蕴含着人与人和睦相处、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等深层次建筑思想和美学意义,在这里不仅看得见山、望得见水,更勾起了人们浓浓的乡愁。与传统村落有关的挖掘、整理和保护工作意义重大。为此,本报《文化鹤壁》专题栏目,推出了“探访鹤壁古村落”系列报道。

 5月28日本报以《淇县黄洞乡纣王殿村:昔日纣王演兵处如今旅游胜景地》为题报道了淇县黄洞乡纣王殿村,这是“探访鹤壁古村落”系列报道的第一篇。此后,本报先后对淇县黄洞乡对寺窑村、淇县黄洞乡东掌村、淇县庙口镇小岩沟村、淇县黄洞乡温洞村、淇县黄洞乡鱼泉村、鹤山区鹤壁集镇龙宫村、淇县灵山街道赵庄村等18个传统村落进行了报道。

蜀汉后主刘禅“乐不思蜀”之地

鹤山区鹤壁集镇龙宫村

  “王问禅曰:‘颇思蜀否?’禅曰:‘此间乐,不思蜀。’”史家裴松之笔下的蜀汉后主刘禅“乐不思蜀”的故事,成为千古笑谈。其实这位被人嘲笑的蜀汉后主与我市有莫大渊源,相传鹤山区鹤壁集镇龙宫村便是蜀汉后主刘禅的生命中最后8年的居所。

  据史书记载,1700多年前,三国时期蜀汉后主刘禅亡国后,被秘密羁押至现鹤山区前蜀村附近,方圆十里为其封地。刘禅与妃子、家奴当时居住在龙瓮,就是今天的鹤山区鹤壁集镇龙宫村,刘禅就是在这里“乐不思蜀”的。受制于此的八余年间,刘禅与民同耕、养花种草、喂鸟养鱼,颐养天年,对当地百姓影响深刻。

 1700多年来,龙宫村的山山水水、花花草草仍与蜀汉后主刘禅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他亲手种下的两棵龙柏尚在,养花的传统在此延续,金线河水依然流淌,龙瓮气势尚存……

  在龙宫村流传着一句顺口溜:“一宫两村四马庄,花园七寨吴家洞。”蜀汉灭亡后,刘禅其隐居之所在龙宫村,这句顺口溜说的便是龙宫村四周的村落。顺口溜中的“一宫”就是指龙宫村,龙宫之意便是刘禅居住的宫殿。刘禅虽然是亡国之君,但也曾是“真龙天子”,因此他的住所便得名龙宫。“两村”说的是毗邻龙宫村的前蜀村和后蜀村,两个村子之所以都叫蜀村,是因为村民们的先祖是随刘禅一起被软禁于此的蜀国官员和侍从。“四马庄”则是驻扎马军或者马队的地方,而“七寨”指的是七个闾寨,也称“旅寨”,也就是兵营的意思。从地图上看,这些村子环绕着龙宫村,“四马庄”和“七寨”里驻扎的都是司马昭派来监视刘禅的军队。

昔日纣王演兵处

淇县黄洞乡纣王殿村

  地名是历史的活化石,地处大山怀抱中的纣王殿村距殷商国都朝歌(今淇县县城)30余公里,这样一个山村不仅名为纣王殿,而且村庄南面名为马兵峪、步兵峪、铜炉沟、铁炉沟、南炉台、北炉台、皇姑沟等地方都与3000多年前的殷纣王有关。在远离纣王都城朝歌的深山里怎么会有纣王殿?据淇县的文史专家介绍,这个纣王殿可不是单纯意义上的离宫或别墅,更不是通常所说的帝王的宫殿,而是殷纣王操练兵马、制造兵器的指挥部。今天的纣王殿村是当年殷商王朝的军事基地,殷纣王率兵出征东夷时部队就是从这里走上前线的。

  根据纣王殿村及周边地区的民间传说,当年殷纣王为了备战在纣王殿村建造了行宫,他在这里亲自指挥操练兵马和铸造兵器,纣王殿村的每一山每一泉、每一沟每一坡都与殷纣王有着历史渊源。

卫武公淇园旧址

淇县黄洞乡鱼泉村

  史书记载:“卫有淇园,出竹,在淇水之上。淇县是周朝时卫国前期的国都。卫武公时期,卫国国力强盛,卫武公着力打造的淇园在中国历史上负有盛名,因其建园年代早、规模大,被誉为“华夏第一园林”。

  淇县黄洞乡鱼泉村的半山腰原先有座武公祠,1959年当地大搞水利建设在耿家湾修建水库,武公祠及其遗址遂淹没在水库之中。水库起名为夺丰,富有鲜明的时代特征。然而淇县人并未因水库淹没了武公祠而忘却卫武公,他们一直以来把夺丰水库称作武公湖。

 武公湖的水面长约3000米、宽近200米,和武公祠一起被淹没的还有祠前的一座观景亭,即有斐亭。有斐亭的旁边当年立有石碑,上刻“淇园”二字。

本版图片均为资料图)

r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