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RB05版: 日报05版
          

妙手仁心 知足常乐
——记市人民医院中医妇科主任孙合群


孙合群正在为一名患者把脉。


□淇河晨报记者 范丽丽 文/图

  孙合群,市人民医院中医妇科主任,市人民医院北院区中医二病区主任,河南省中医生殖委员会委员。

  孙合群在我市医界和患者中享有很高的声誉,他的日均门诊接诊量为50人次~80人次,不时突破100人次,许多患者都以拥有一张他的名片为荣。

  他最擅长中西医结合治疗妇科和内科疾病。据粗略统计,约有2500个孩子是被他带到这个世界上来的,因此,他也被患者誉为“送子先生”。

记者曾多次到医院采访孙合群只能望长队而兴叹,无功而返。

  孙主任忙碌而辛苦,从早忙到晚,他没工夫喝口水润润嗓子,按时下班对他来说是几乎不可能的事。

  然而,所有的辛苦在孙合群看来并不算什么,他说自己十分享受这份工作,他是一名幸福的医者。

助人者幸福

  助人者,人恒助之;救人者,人恒恩之。如果你帮过几个人,那你是一个普通人;如果你帮过上百个人,你肯定是快乐的人……孙合群帮过数不清的患者,他说自己是最幸福的人,他最大的成就感便来自患者的康复。

在他办公室的抽屉里藏有一沓厚厚的照片,那是经他诊治后来到这个世界的孩子们的百天照。这些可爱的小天使中有男孩、女孩,有双胞胎、三胞胎和四胞胎。他们的到来挽救了一个个濒临破碎的家庭,给一个大家庭中的几代人带来欢乐和希望。说起这些可爱的孩子们,孙合群一脸满足。

经孙合群诊治而康复的患者不计其数。有一名内黄的男性患者给孙合群留下十分深刻的印象。

  这名患者患有严重的风湿疾病已经多年,因治疗效果不佳导致浑身疼痛,不得不终日缠绵病榻。

  后来,患者的家人打听得知,鹤壁有位叫孙合群的大夫医术高明,便带他来我市找孙合群看病。

  经几个疗程的治疗,这名男患者日渐康复,逢人就夸孙合群的医术高。

“他第一次来找我时是被家人抬来的,治疗了一段时间,就变成了由家人搀着来了,再治疗了一段时间,就是他自己坐车从内黄过来了。光他一个人就介绍了20多名内黄的患者过来找我看病,真是‘金杯银杯,不如老百姓的口碑’。”孙合群笑着说。

知足者幸福

  人生贵在知足常乐,孙合群即是一个非常知足的人。

  他出身农家,干过农活,当过教师。他深受中国传统医者扶危济困的思想影响,对患者怀有深深的怜惜之情。只要看到患者因资金有限,买了药而没钱当路费,他总是慷慨解囊。

随着找他看病的患者越来越多,有多家外地医院不断向他发出真诚邀请,并承诺将为其提供极好的待遇。

  面对外地医院的真诚邀请,孙合群婉言谢绝。他说自己对鹤壁、对市人民医院有很深的感情。在他看来,闲暇时到淇河边转转,中午吃上一碗捞面条就很幸福了。

“我是恢复高考后我们村第一个考上大学的,我是农民的孩子,能当上医生已经很不错了。每天我给患者看病开方子,院方待我很好,患者也信赖我,我很知足。”孙合群笑着说。

开拓者幸福

  多彩的世界日新月异,伟大的事业前无古人。孙合群从来不是一个局限于一种专业的人。工作之余,他潜心研究肝胆病、脾胃病及风湿病,特别是在治疗经、带、胎、产等妇科杂病方面有独到见解。他研创了“助孕一号”、“助孕二号”、“生精一号”、“生精二号”等系列中药制剂,广泛运用在临床上,取得了良好疗效。

从医30年来,孙合群连年被评为院“先进工作者”,还多次被市级主管部门评为“岗位能手”、“先进工作者”。

  他将临床研究成果总结成文,在市级以上杂志发表论文30余篇,主持完成的两个市级科研项目,分获二等奖、三等奖。他还担任着杂志《临床特色医学》、《中华现代妇产科》的编委。

近日,应广大患者的要求,在市人民医院领导的大力支持下,孙合群牵头在该院北院区成立了中医二病区,北院区的门诊室设在一楼西头,门诊旁设有妇科检查室。新落成的中医二病区设在二楼,环境优雅、整洁。

  据孙合群介绍,中医二病区主要收治中医内科、妇科的患者,比如肝硬化腹水、风湿病、高血压、急慢性肠胃炎、急慢性支气管炎的患者以及患崩漏、急慢性盆腔炎、习惯性流产和出现先兆性流产的患者。

目前,孙合群处于“三边跑”的状态,即周一、周四全天在北院区坐诊,周二、周五全天在总院,周三全天和周六上午在山城院区。

现代临床医学之父威廉·奥斯勒说:“行医是一种艺术而非交易,是一种使命而非行业。”医护人员的工作就是为了挽救生命,给患者带来健康和希望,所以,医疗工作比其他工作更容易有成就感、幸福感。

  作为一名医者,孙合群的幸福感来自他高尚的医德、高超的医术和高度的责任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