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续24个春节在海南玉米地度过———记市农科院研究员、市劳动模范张守林
2013-05-09 00:16:14
□本报记者 原昆鹏
“每一粒种子都很珍贵,一定要分袋装好,写明标签。”5月8日,记者在鹤壁市农科院见到了张守林,他正在聚精会神地整理从海南运过来的试验种子。今年49岁的张守林已经在鹤壁市农科院工作了27个年头,他对记者说:“虽然工作辛苦,但我很快乐。”
1986年6月毕业于安阳农校农学专业的张守林,同年8月被分配到鹤壁市农科院工作,一直跟随著名玉米育种专家程相文从事玉米新品种选育和示范推广工作,现任鹤壁市农科院科研管理科科长、农科院党委委员、研究员。
张守林说,他自从1989年下海南后,连续24个春节都是在海南岛玉米田度过的。“天热的时候才能给玉米授粉,所以得长时间在30℃以上的高温下工作,为了培育出一个好品种,不知晒脱了几层皮。就拿浚单20来说,从选育到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经历了19年时间,其中辛酸一言难尽,但跟随程相文到北京领奖的时候,所有的辛苦都化成了幸福,那种感觉就像参加奥运会拿了金牌一样!”他说。
在工作中,张守林意识到只在地里干活不行,还要不断加强理论知识的学习。通过不断努力,张守林相继考取了本科、研究生学历,并在国家和省核心期刊发表论文38篇,与人合作撰写专著2部。这些论文、论著的刊登与发表,有力地促进了农业科技的发展与创新。
2002年到农科院工作的本科生鹿红卫对记者说:“他(张守林)勤奋好学是出了名的,虽然有丰富的工作经验,但从来不摆什么架子。”
张守林的同事徐国举说:“张守林有较强的自主创新能力和协作攻关能力,他能够带领课题组的同事共同学习,共同提高。”
在玉米育种专家程相文的带领下,张守林先后参加选育出国审浚单18、浚单98-3、国审浚单20、浚单22、浚单26、浚单28、浚单29等11个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玉米新品种,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河南省科技进步一等奖2项、三等奖3项,鹤壁市科技进步特等奖2项、一等奖2项。2011年,他成为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的专家;2012年,他被市委、市政府记个人二等功;今年4月26日,他被评为市劳动模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