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托景区建社区让山里人住楼房
2013-06-03 04:50:59
上接第一版)展现了“茅茨土阶、四阿重屋、朱墨雕彩、古风古韵”的设计特点。建成的小镇将包含殷商主题文化演出、文化古建筑、农家旅馆和商贸休闲区等多个项目。这些项目建成后,灵山街道办事处现有6个村的群众将全部迁至新型农村社区。
该办事处主任耿超介绍,他们在总体规划中围绕一个主题——“殷商文化,朝歌风情”,构建六大项目(特色新型农村社区、商业街区、文化展示区、演艺广场区、度假酒店区、旅游景区),实现三个目标(探索贫困山区建成小康社会的路子、全省特色新型农村社区典范、殷商文化产业园区),简称“163”规划。
目前,北京一家公司投资30亿元进行整体开发。首期朝歌古城建设的起点——特色新型农村社区项目,建设面积37万平方米,安置农户1520户,6000余人。2012年开工建设的是项目一期,安置农户142户。目前所有项目正在紧锣密鼓建设中。
让农民有钱赚,成为专门从事文化旅游的新型农民
“等小镇建成了,我一定要买个商铺!”小滹沱村村委会主任袁锡全说出了众多群众的心声。群众最关注的还是搬进社区后的就业。据介绍,新型农村社区建好后,他们将依托景区,打造一个集吃、住、行、游、购、娱为一体的产业链条,引导迁入新型农村社区的村民就业、创业,让群众不仅以社区为家,而且以社区为生。
据介绍,社区的“三员”、“三小”都是群众就业的渠道。“三员”就是各种风情表演中的群众演员、景区工作人员、公司雇员,“三小”就是围绕旅游业开一些小客栈、小商铺、小饭店。
据专家测算,灵山街道办事处通过建设新型农村社区,可增加1500个就业岗位。随着就业问题的解决,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将彻底改变这里的山区生产生活方式,使农民成为专门从事文化旅游的新型农民,创新一条文化旅游融合发展,产业城镇相互推进的发展模式,步入“以产兴城,以城促产”融合发展的良性轨道。
短评: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在农村,特别是在贫困地区。没有农村的小康,特别是贫困地区的小康,就没有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淇县灵山街道办事处结合实际,以总体规划为龙头,发挥旅游业带动作用,通过建设高标准、复合型的新型农村社区,实现了挖掘特色资源与推动群众脱贫的双赢,被一些媒体称为“探索出了有特色资源的贫困地区建成小康社会的路子”。其做法值得总结和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