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10月9日,一场车祸夺走了李瑞波丈夫的生命,当时他们的儿子才读初三,女儿即将出生。面对变故,她毅然挑起了家庭的重担,去年还将儿子送进了清华大学的校门。面对采访,她说:“再苦再累我也要坚强起来”
2013-07-10 01:50:35
□本报记者 陈海寅
淇滨区大赉店镇曹村村民李瑞波原本有一个幸福的家庭,然而,一场突如其来的车祸,打破了她平静幸福的生活。
突发变故,她选择了坚强
2006年,为了照顾在淇滨区上初中的儿子,李瑞波和丈夫离开老家,在新世纪广场开了家服装店。然而,2008年10月9日傍晚,丈夫却丧生在疾驰的车轮下。
“那天傍晚他出去办事,就再也没有回来。”时隔4年多,提起那场变故李瑞波的眼泪仍止不住地淌下来。丈夫出事的时候,他们的女儿即将出生。
丈夫的突然离世让李瑞波的精神支柱轰然倒塌。事情发生后的第5天,她的女儿早产了。躺在床上,看着还不到14岁的儿子和嗷嗷待哺的女儿,李瑞波悲痛欲绝。但事情已经发生,她只能咬牙坚强起来,撑起这个家。
省吃俭用,抚养儿女长大
“我当时就想,如果我要有什么事,俺这两个孩子怎么办?”李瑞波说,肇事方赔偿了他们十几万元,她就用这笔赔偿金以儿子李上的名义在福汇佳苑买了一套约90平方米的房子。
因为公婆都已年迈,无力帮她照顾襁褓中的女儿,李瑞波只好把步行街上的服装店以两万元的低价转让了出去,自己在家抚育女儿、照顾儿子。
“儿子很懂事、很好学。他爸出事后,他明显成熟了很多,以优异的成绩考进了鹤壁高中。”李瑞波说,儿子上高中的3年,她一直在家,靠丈夫在世时的存款和老家土地的承包金生活。经济的拮据,让她不得不省吃俭用,很少给自己买衣服,家里有啥好吃的全都留给儿女。去年儿子被清华大学录取后,学校开欢送会让家长到场,她所穿的旗袍还是妹妹给买的。“这些年多亏了亲戚们的帮扶。”李瑞波说着,再度哽咽起来。
再苦再难,也不放松对儿女的教育
在李瑞波家中的白墙上有很多简笔画,都是她女儿画的。这个4岁半的小姑娘至今都不知道爸爸已去世的真相,一直以为爸爸去北京打工了。
“我一直都是这么哄她的。”李瑞波说,孩子连父亲的面都没见着,她想到这些心里就满是酸楚。“能瞒多久就瞒多久,我要力所能及地让女儿快乐成长。”
小姑娘很活泼,也很有礼貌,还主动给记者讲起了她在幼儿园学的故事。李瑞波的母亲说,李瑞波再苦再难,也不放松对儿女的教育。
“我丈夫去世3周年时,鹤壁高中刚好组织儿子和其他同学一起去北京学习。我觉得办三周年毕竟只是形式,儿子的学业才是最重要的,就让他去了。可是,老家的亲人却对这个仪式看得比较重。”李瑞波说,面对亲人的误解,她只好默默扛起来。
儿子没有辜负她的期望,去年7月24日中午,他收到了清华大学的录取通知书。
自食其力,为儿女撑起一片天
儿子上了大学,女儿也上了幼儿园,李瑞波决定重新出去找活儿,让家里多些经济来源。一番考察下来,她把目光瞄向了淇滨商贸城内的恒源商场。“自己开店时间自由,方便我接送女儿。”李瑞波说,最重要的是这里租金便宜。她在商场内租了两节柜台,卖头饰和婴幼儿用品。
“我看过一篇名为《母亲的品质决定孩子的命运》的文章,对我启发很大。再苦再累我也要坚强起来,自食其力,为儿女撑起一片天。”李瑞波坚定地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