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城区坚持规划引领发展造城、造市、造景相结合
2013-07-12 01:07:32
在山城区开展的“一联四包”活动中,区交通局以“访民情、解民忧、帮民富、促和谐”为主线,区交通局为所联系的石林镇郑沟村整修田间道路、硬化村委会大院地面、安装路灯、送健身器材……实打实为老百姓办了许多好事。
为缓解村民看病难的问题,提高村民的自我保健意识,近日,他们把市妇幼保健院的医疗专家请到了村里,为村民开展义诊活动。活动现场,专家们耐心细致地为村民测血压、询问病情、把脉、开处方,详细解答村民的疑问,细心叮嘱注意事项,提供健康咨询。
图为义诊现场。(韦晓英 摄)
为提高市民节能意识,近日,山城区开展了以“践行节能低碳,建设美丽家园”为主题的节能宣传月集中宣传活动。活动当天共展出展板47块,悬挂条幅48条,发放宣传资料1000余份。
图为市民在宣传展板前了解节能知识。(彭葳 王欢 摄)
7月3日,山城区质监局以“对生命负责,从脚下开始”为主题,在山城区地王广场、鹤煤总医院和龙腾时代小区开展电梯安全使用常识宣传活动。图为工作人员在商场里向市民宣传电梯使用安全常识。(王欢 郭一丹 摄)
本报讯 “坚持规划引领、树立造城、造市、造景相结合的理念,发扬苦干实干和创新精神,再掀城市发展建设热潮,让老区不老。”近日,在山城区召开的区委常委扩大会上,全区上下就如何贯彻落实全市第三次加快老区发展工作会议精神达成一致。
强化规划引领
为确保用科学、完善、先进的规划引导老区发展,该区突出规划编制实施管理,在市规划局指导下,年底前完成《山城区控制性详细规划》。同时,在《老城区统筹发展规划》的基础上,结合特殊功能区规划、特色商业区规划,尽快制订空间布局、基础和公共设施、生态建设等专项规划,为提升改造层次提供规划依据。单体改造项目规划设计做到好中选优、优中选精,力争低密度、高绿化、大配套,努力提升城市品位。在改造和建设过程中,不折不扣执行规划,依法查处违规建设行为,确保规划的严肃性和权威性。
造城、造市、造景相结合
“造城”就是坚持建设的理念,坚持整条街道和成方连片改造的原则,坚持市场化运作,通过引进有实力的大企业,全面完成城市建成区改造任务。近期,要拆建并举,重点推进“一路三片区”涉及9个地块的改造,确保拆迁70万平方米,新建190万平方米,完成投资30亿元。
“造市”就是把城市改造与发展服务业有机结合起来,注入专业市场、特色商业街、邻里中心等要素,变“城市建设”为“城市经济”。在抓好建业·桂园、常绿·林溪谷等项目的同时,推进家乐福、丹尼斯等大型商业企业尽快入驻,建设一批城市综合体,打造老城区商业核心区。
“造景”就是坚持改造一个地块,绿化一个小区,打造山城路绿化风光带,提升枫岭公园绿化水平,新建6个街头游园,城区绿地率达到32%;在市国土局的指导下,年底前力争矿山生态环境治理项目落地,大力开展沉陷区和周边荒山生态修复,以绿显魅力;分步整治汤河元泉至后营段,清淤拓宽、护坡整岸、打造景观,美化城市生态水系,以水聚灵气。
坚持统筹推进
在全市统筹老区发展的大框架下,坚持“三个并重”,不断提升工作水平、建设水平、管理水平和协调发展水平。一是旧城改造与完善功能并重。在加快棚户区、沿街危旧房和城中村改造的同时,不断完善提升城市配套功能,年内建设污水管网6.8公里、雨水管网19公里,3年内实现供热面积350万平方米,继续加大教育、医疗、文体、养老等设施建设力度,全面提升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水平。二是产业发展与城市建设并重。明确功能分区,加快产城互动融合。把宝山产业集聚区作为支撑老城发展的“产”,加大二甲醚、乙二醇、晋能公司煤炭物流、南京三圣物流等项目的建设力度;将整个老城区作为服务宝山产业发展的“城”,大力发展生产型服务业和生活型服务业。东部将石林园区作为“产”,两年内力争再引进3至5家陶瓷企业,陶瓷生产线规模达到60条,产值达到30亿元;将石林新城作为承载陶瓷园区发展的“城”,引进更多商住企业,加快建设步伐,使整个山城区形成东西两翼、产城互动、一体发展的格局。三是外延拓展与内部挖潜并重。着力破解内部企业扩张难、外商项目落地难的困境,向外积极配合宝山北部组团建设,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大力发展煤化工下游产品及配套项目;向内加快红旗街东延、朝阳街东延、中原路南延等道路建设,盘活存量土地,加快中小企业创业园规划建设,引导汽车零部件、机械制造等传统中小企业向创业园区适度集聚。(彭葳 王欢)
本报讯 “每天来公园晨练时,还能学习法治文化,真是一举两得。”近日,在山城区枫岭公园晨练的李大爷对笔者如是说。
据了解,为进一步加强法制教育,山城区从5月份开始,把辖区公园、社区、商场、学校等人口密集地作为开展法制宣传的重点区域,以石刻、铁艺、木雕、灯箱、法制书画展为主要形式,加强法制文化宣传阵地建设,高标准、高质量地打造了一批法治文化宣传平台,全面提升了城区法治文化品位。其中,包括枫岭公园的法治文化主题公园、地王广场的法制宣传一条街、汤河街道办事处馨苑二区的民主法治示范社区、实验小学的法治文化学校等亮点单位。在法制文化宣传内容上,该区根据不同阵地受教育对象不同和区位特点,重点向辖区群众宣传了“中外名言”、“古今说法”、“法治人物”、“法律解析”等内容。截至目前,共建成以“中外名言”为主要内容的法治石刻26块,以“普法警言”为主要内容的法治灯箱60余个,以“法治人物”、“古今说法”为主要内容的铁艺宣传栏10个。
(王欢 周涛)
本报讯 为切实加强入党积极分子党的宗旨意识和廉洁意识,近日,在山城区举办的2013年党员发展对象和入党积极分子培训班上,把党风廉政建设作为入党积极分子培训的“第一课”,对区直机关的27名入党积极分子进行教育培训。
在培训过程中,该区通过邀请区纪委相关领导作专题报告,召开党风廉洁教育专题讲座,组织观看反腐倡廉教育片等方法,把党风廉政建设和廉洁意识扎根每位入党积极分子思想行动中,引导入党积极分子从准备入党起筑牢拒腐防变的思想道德防线。参加培训的入党积极分子纷纷表示在以后的工作和学习中,将以党员标准严格要求自己,廉政为民,不断提高理论水平,增强党性修养,全面提高自身素质,争取早日加入中国共产党。(窦志飞 王京)
本报讯 为改善辖区群众居住生活环境,山城区石林镇通过广泛宣传、重点整治、建立机制和明确奖惩四项措施,扎实推进夏季村镇清洁工作,目前取得初步成效。
一是宣传到位。广泛宣传,动员广大干部群众积极参与,共悬挂横幅82条,书写固定标语105条,发放宣传页3200余份,出动宣传车11台次。二是整治到位。镇村两级共投入资金3.2万余元,用于镇村清洁工程建设,出动机械98台次、550人次,涂白树木8000棵,粉刷墙壁12000平方米,清理垃圾2568吨,清理残垣断壁32处,拆除违章建筑2440平方米,新建垃圾填埋场3个,垃圾池17个,并对主干道沿线进行重点整治。三是机制到位。各村根据人口多少分别建立了3至10人的卫生清洁保洁队伍,建立了长效管理机制,完善制定了《村规民约》、《镇村卫生保洁管理办法》等相关制度。四是奖惩到位。镇政府投入资金8万元,把全镇39个行政村分三个类别进行以奖代补,建立周通报、月评比制度,成立专项督查组,每月对各村按照合格、基本合格、不合格三类进行现场评比,并根据汇总结果兑现奖惩。(彭葳 朱保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