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城区通过“BT模式”建设朝阳街东延工程,既方便市民出行,又促进周边经济发展———一条路盘活2400亩土地
2013-08-09 02:35:19
□本报记者 陈静
见习记者 魏瑗 通讯员 王欢
8月7日,烈日当空,在山城区朝阳街东延工程建设现场,大型装载机将整车整车的黄土卸下,找平机不停寻找地面水平,压路机来回穿梭将路面压实。
“朝阳街东延工程盘活了周边2400多亩土地,方便了周边3万多名群众出行,还将带动5000余人就业。”山城区长风中路街道办事处党工委书记霍林河如是说。
“BT模式”破解 朝阳街东部发展难题
“这里过去是砖瓦厂,我市以前大部分建筑用砖都出自这里。”在朝阳街东头居住了几十年的市民许爱英告诉记者,随着时代的发展,砖瓦厂逐渐没落,可挖出的大大小小的土坑经长年雨水沉淀,变成了一个个臭水坑,附近居民叫苦不迭。
“当时,最大的坑有1个足球场那么大,土坑最深处有十七八米。”霍林河说,朝阳街是山城区典型的“断头路”之一,近年来山城区建设步伐不断加快,许多区域都在升级改造,但朝阳街东段仍是一块没人愿啃的“硬骨头”。
一边是发展地资源稀缺,一边是朝阳街东部土地闲置。山城区经研究决定采取“BT模式”(政府利用非政府资金来进行基础非经营性设施建设项目的一种模式)来对朝阳街进行开发。“首先吸引愿意前来投资的企业,让企业先期投资修路,待道路修好后,再将两侧土地置换给企业。”霍林河对记者说。
一条路让2400亩土地变成香饽饽
“目前,道路路床已经形成,正在打砂砾石垫层,之后再经过两次水泥稳层,就可以铺油了。”朝阳街东延道路监理袁国法介绍,全长1575米的朝阳街道路东延工程于去年7月份开工,道路西起朝阳街与前进路交会处,向东直通至S211线后营村处,设计标准为50km/h的城市二级主干道,路面设计总宽30米,其中车行道20米,两侧人行道及绿化带各5米。
“由于朝阳街东头长年积水、地势坑洼不平,加之为采煤沉陷区,所以在修路时,每亩地的恢复成本高达17万元。”朝阳街东延项目工程的承包方、鹤壁南凯置业有限公司的副总经理贺荣宪介绍,为了填平这些大坑,他们采取从外面购买黄土和挖高垫低的方式,将道路逐渐垫平。据悉,朝阳街东延工程的道路两侧规划建设了棚户区改造、商业用房以及大型商业物流园区等多个项目,今后这里将变成山城区最有吸引力的地段之一。
“朝阳街东延工程既方便了市民出行,又提升了整个区域的价值。”霍林河说,凭借朝阳街东延工程,他们盘活了前进路以东、红旗街以南、S211线以西,故县社区以北2400多亩土地,如今这里的土地成了香饽饽,价值倍增。此外,朝阳街东延道路通车后还将极大方便城区周边小庄、故县、大胡、后营等村(社区)3万多名群众的出行。
吸引30个项目 入驻中小企业园
上午11时,在山城区中小企业园内,记者看到一家企业正在改造升级办公楼和车间厂房。“我们公司以前是一家仅占地3亩,有30多名员工的小企业,借着这次机会,我们投资近1.5亿元,扩大成为占地40多亩、拥有300多名员工的企业,预计投产后年产值可达5000万元。”鹤壁丰汇通用矿山设备有限公司工程师刘明栓说,之所以能有这样的变化,都要归功于朝阳街东延工程的开发建设对周边区域的带动作用。
“这家企业原厂址在铁西路,听说山城区借着朝阳街东延工程将建设中小企业园的消息后,他们就及时和园区进行洽谈,今年3月底与园区签约。”山城区中小企业园规划科科长高明杰向记者介绍,自去年6月份开始,山城区规划建设了中小企业园,借着朝阳街东延工程的建设,园区吸引了很多企业入驻。目前,已签约项目30个,总投资达20亿元,已开工建设项目8个。
“2014年园区将实现年产值30亿元以上,安排就业5000余人。下一步我们将继续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加快提升园区整体形象。”对于未来的发展,高明杰信心满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