鹤煤总医院儿科主任提醒:
谨防小儿秋季腹泻
2013-08-23 01:51:30
刘光磊
刘光磊,副主任医师,鹤煤总医院儿科主任。
1989年毕业于新乡医学院儿科系,曾在上海市儿童医院进修儿内科,基础理论扎实,专业知识全面。从事儿科临床工作15年,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擅长小儿神经系统及新生儿疾病的诊治,发表论文20余篇,出版专著1部。 本报讯 淇河晨报记者 张艳)秋季是小儿腹泻病高发季节,发病年龄以6个月到3岁最多见。引起秋季腹泻的罪魁祸首是轮状病毒,目前尚无针对轮状病毒的特效药。鹤煤总医院儿科主任刘光磊提醒家长:小儿秋季腹泻,做好预防是关键。
小儿秋季腹泻在临床上有三大特征,即感冒、呕吐、腹泻。经粪、口传播,也可经呼吸道感染而致病。潜伏期l天~3天。常伴发热和上呼吸道感染症状,病初有呕吐,常先于腹泻发生。大便次数多、量多、水分多,黄色水样或蛋花样便带少量黏液,无腥臭味。
发生秋季腹泻的常见原因
1.婴幼儿消化系统发育不成熟,酶的活性较差,如果喂养不当,可引起消化功能紊乱,导致腹泻。
2.婴幼儿的免疫功能不成熟,当有病原菌随受污染的食物进入体内后,易造成腹泻。
3.轮状病毒感染,婴幼儿秋季腹泻主要由于轮状病毒感染所引起,人工喂养儿,喂养时所用的器皿或食物如不经过消毒或消毒不佳,即有感染的可能。病毒也可通过呼吸道或水源感染。
4.秋季气温变化大,忽冷忽热。气候变化引起感冒、腹部受凉以及各种感染也可导致腹泻。
治疗
小儿患秋季腹泻后合理饮食和适当用药,可很快恢复。如果处理不当,常并发脱水、酸中毒及电解质紊乱,严重者危及患儿生命;或者导致病情迁延,造成患儿营养不良,影响生长发育。所以,刘主任告诉家长一些小儿腹泻的家庭治疗护理方法。
病情轻、无明显脱水的患儿在家庭治疗,可采取以下措施(重症需到医院治疗)。
1.患儿口服足够的液体以预防脱水。
可选用以下液体:
① 米汤加盐溶液:配制方法:米汤500ml(1斤装酒瓶)+细盐1.75g(一平啤酒瓶盖的一半);或炒米粉25g(约两满瓷汤勺)+细盐1.75g(一平啤酒瓶盖的一半)+水500ml煮2分钟~3分钟。预防脱水:首先给20ml~40ml每千克,少量多次口服,4小时内服完,以后随时口服,能喝多少给多少。
② 糖盐水:配制方法:白开水500ml(1斤装酒瓶)+蔗糖10g(2小勺)+细盐1.75g(一平啤酒瓶盖的一半)。剂量服法同上。
③ 口服补液盐(ORS)溶液
2.给患儿足够的食物以预防营养不良
母乳喂养的患儿继续母乳喂养,可适当延长喂奶间隔时间。如患儿不是母乳喂养,年龄在6个月以内,可用患儿日常食用的奶或奶制品继续喂养,用牛奶(或羊奶)加等量米汤或水稀释,腹泻好转后渐恢复正常饮食,或用酸奶,也可用奶、谷类混合物,有条件者可更换为不含乳糖的奶粉。如患儿年龄在6个月以上,给已经习惯的平常饮食,如粥、面条或烂饭、蔬菜、鱼或肉末等,需由少到多。可给适量新鲜水果汁或水果以补充钾,避免油腻的食物。
3.如果患儿3天不见好转,或3天内出现腹泻次数和量增加;不能正常饮食;频繁呕吐;发热;明显口渴;粪便带血就应去医院诊治。
对付小儿秋季腹泻3招
第一招:泡脚。具体方法是用律草20g、石榴皮10g、鲜石榴皮30g水煎后趁温热泡脚,每次泡20分钟左右,一日两次。
第二招:敷脐。对于小娃娃受凉引起的腹泻大便带沫,可以用平时当调料用的肉桂、丁香各3g,研成细面,用醋调和后贴敷在肚脐上。药膏用胶布固定,中间夹一层塑料薄膜,每日一换。
第三招:食疗。腹泻的孩子要适当控制喂奶量,大些的孩子以面食、米汤为主。
预防
对于如何预防小儿腹泻,刘主任给出以下几点建议。
母乳喂养避免在夏季断乳,适时适量添加辅食,不要给婴幼儿喂难消化食物;讲究饮食卫生,饭前便后洗手,食具要定期消毒;注意气候变化,及时添减衣被;保持室内空气流通和温度适宜。对感染性腹泻患儿要注意消毒隔离。控制饮食,适当减少乳食,频繁呕吐者应禁食8小时~12小时,随病情好转,逐渐恢复少量易消化的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