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RB06版: 日报06版
          

微言大义

据报道:9月15日,在杭州出差的陈女士接到噩耗,女儿因车祸离世。她心急如焚赶往机场,可还是错过了登机,飞机已滑行进入跑道。工作人员联系机场,通知机组,征得机上乘客同意后,飞机折返。晚点一小时后,飞机起飞,飞往长沙。

@敬一山:飞机为迟到女子折返,因其女儿刚出车祸。感觉像个社会童话,虽然一些规则被打破,但剧情浑然天成,谁都不存在违规的主观故意,因而哪怕是晚点的乘客,也甘愿作点牺牲,成全一悲伤的母亲。在纷扰俗世,偶尔上演一幕社会童话,于人们坚硬的内心是一种温暖和融化。航空公司若借机广告,就俗了。

@周星(学者):实在不想扫兴,也是感动却有些疑问,飞机这样折返值得同情却影响巨大——整个机场调整和那么多人的安危,是不是值得思考?不是性命攸关的折返推而广之就是人为大于法规。再说一遍,人命关天可以理解,但这一次触及社会整个规则,不值得推崇!

  @毛建国:现代社会是法治社会,民航管理应该是制度化管理。是否返航,既不能看当事人的身份,也不能看负责人的心情。一旦返航取决于某个人的心情,那么返航就可能成了赏赐,有些应该返航、可以返航的,不允许返航;返航也有可能成了献媚的工具,一些不该返航、不可返航的,因为当事人的特殊身份而得到了允许。由此,不仅飞机准点不能保证,而且也给飞行安全带来威胁。

             (据《新京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