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RB02版: 日报03版
          

喜看太行起宏图   通衢连接晋豫鲁
——中共长治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长治市政府党组成员许霞访谈录



神农广场      长子县国土总面积1029平方公里。辖5乡7镇2个办事处399个行政村。全县土地面积5.4万公顷,耕地约4.4万公顷。矿藏12种。主要河流6条,其中浊漳河最大,境内全长42公里。
      全县总人口35.79万人,人口密度每平方公里346人。少数民族16个,共612人。全县建成区绿化覆盖率82%,县城绿化覆盖率52%。素有“中国青椒之乡”的美称。
      长子县拥有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和深厚的文化底蕴。精卫填海的神话传说源于这里的发鸠山。精卫据传是炎帝的小女儿。长子县是尧帝的故里。尧帝的长子丹朱封于此地,这也是长子县名的来历。秦汉400年间,长子县城一直为上党郡郡治,西汉置长子县。汉、魏俱为长子县。东晋十六国时,慕容永据长子称帝,为西燕国都。此后,县名历代不改。2007年被评为中国千年古县。
      长子县文物古迹颇多。始建于后魏的法兴寺,唐代建有石舍利塔和燃灯石塔,造型精美,结构奇特,均为国宝级文物。另外还有建于北宋时期的崇庆寺,集宋、元、明、清四代建筑于一处,为研究中国古代建筑艺术提供了珍贵的实物资料。寺内塑像也是自宋到明皆有,甚为珍贵。 
      山西中南部铁路通道在长子县境内修建长度为30公里。铁路建设在石哲镇、大堡头镇设有两个工区。工程进展顺利,部分路段已进入铺轨阶段。发鸠山隧道在长子县境内。是中南部铁路的重点工程之一。



黎都公园      长治县地处上党盆地南界,国土总面积483平方公里,辖6镇5乡2区254个行政村,总人口32万。长治县煤炭资源丰富,工业基础较好。县域含煤面积395平方公里,探明地质储量48.5亿吨,保有地质储量40亿吨,是全国100个重点产煤县之一。
      长治县是上古文化的发祥地之一,人文资源丰富,自然景观秀美独特。这里既有“女娲补天”、“神农尝百草”的美丽传说,又是古黎国和长平之战的所在地。老雄山、琚寨玉皇观、首阳山、五龙山、五凤楼、天下都城隍、丈八寺塔、八义窑址等名胜和景点,构成了境内特有的旅游资源。
      山西中南部铁路通道在长治县境内修建长度为19.55公里,涉及5个乡镇17个行政村的土地征用和61户民宅、23个单位企业的拆迁。工程包括隧道、特大桥和路基等建设项目。



祥云湖      平顺县辖5镇7乡262个行政村1370个自然庄,总人口16.7万,其中农业人口14万。
      平顺县境内沟壑纵横,峰峦叠嶂,奇山异水,景色秀美。东南高、西北低,南北长53公里,东西宽45公里。国土面积1550平方公里,其中耕地19.38万亩,占总面积的8.5%;荒山荒坡197万亩,占86.38%;丘陵占7.9%;全县人均耕地1.2亩,人均荒山12亩。 
      这里有胜似江南的百里太行水乡,有天人合一的神龙湾天瀑峡,有令人神往的世外桃源岳家寨,有鬼斧神工的虹霓大峡谷,是八百里太行最壮美的精品地段,被誉为“华北平原的天然巨型雕塑盆景”。全县文物古迹1566处,其中有国保14处,省保1处,堪称“中国古代建筑艺术博物馆”。目前,拥有天脊山、太行水乡两个国家4A级景区。全县森林覆盖率达41.6%,县城绿化覆盖率达46.76%,空气质量二级以上天数全年始终维持在360天左右,是名副其实的天然氧吧。
      现已探明的矿产资源有铁、硅、镁、大理石、石英砂等20余种,其中铁矿储量2433万吨,硅矿储量60亿吨,镁矿储量90亿吨,且品位高、易开采。铝、铜、银、水晶矿等储量也相当可观。 
      山西中南部铁路通道平顺段全长52公里,主要构筑物包括桥梁9座、隧道7座、站场1处,合同总投资25亿元。截至2013年9月,共完成投资26735.2万元(其中合同内投资14262万元,合同外投资12473.2万元),占总投资的91.6%。




八泉峡


      10月13日,晋豫鲁铁路通道沿线地市党报联合采访团来到山西省长治市,中共长治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长治市政府党组成员许霞接受了记者的采访。 

      记者:许部长,请您谈谈晋豫鲁铁路建设(包括山西中南部铁路)对长治市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有什么重要意义?

      许霞:山西中南部铁路是晋豫鲁铁路重要组成部分。2006年,我省在《山西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中,提出“适时推进中南部铁路出海通道项目建设”;2008年10月,经国家发改委批准,山西中南部铁路通道正式纳入了国家中长期铁路网规划;2009年12月8日,国家发改委批复了山西中南部铁路通道可行性研究报告;同年12月22日,山西中南部铁路通道正式开工建设。

      山西中南部铁路通道在我市境内线路全长128.79公里,总投资约65.79亿元。截至目前,我市境内标段累计完成投资40亿元以上,明年9月,可与晋豫鲁铁路全线贯通。 

      大家都知道,山西煤多,资源丰富。山西中南部铁路通道也是为了向外输送煤炭而修建的。山西中南部铁路通道与晋豫鲁铁路贯通后,将对促进我市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生态建设发挥重要作用。将来,西北、东南部的客人来长治,就多了一条畅通、便捷的渠道;长治人到外地也变得十分方便。长治市工业门类齐全,经济、社会发展需要铁路通道的强力支持,各种资源能够方便快捷地输送到祖国各地,对国家也是一种贡献。抗战时期,我市曾是重要的老革命根据地,是“八路军的摇篮”;解放战争时期,尤其是新中国成立前期,我市有数千名干部随刘邓大军开赴南方,为全国解放、建立新中国作出了重大贡献;在改革开放、民族复兴的历史进程中,我市也必将继续为全国作出更大的贡献。

      目前,我市正在山西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走转型跨越发展之路,市委、市政府提出“实施‘五五’战略、率先全面小康”。“五五”战略,包括五大攻坚战、五大工程、“五宜”长治建设、走出五条路子、建设五大产业集聚区。对于我们实施“五五”战略来说,晋豫鲁铁路建设是活力,更是动力。能不能率先全面小康,全靠全市人民共同努力。 

      记者:晋豫鲁铁路建设对长治市旅游资源开发有促进作用吗?

      许霞:山西中南部铁路通道,使我市首次实现太岳山与太行山大贯通,西接南同蒲,东接京广线,直线距离百余公里,短时可达安阳,进而通往全国各地。实现了历史性的大跨越。这是十分了不起的。

      长治市的旅游资源也比较丰富,红色旅游线连接全市各个角落。包括武乡县八路军太行纪念馆、砖壁、王家峪八路军总部旧址;潞城市八路军总部北村旧址、神头岭伏击战旧地;黎城县黄崖洞八路军兵工厂旧址;壶关县常行窑洞保卫战旧址;沁县新华日报社旧址、沁源县围困战遗址、屯留县老爷山革命战斗遗址、平顺县西沟等。

      历史文物遗址更是数不胜数。就拿山西中南部铁路必经的长子县、长治县、壶关县、潞城市和平顺县来说,旅游景点就非常多。长子县发鸠山是著名神话传说“精卫填海”的发源地。发鸠山隧道经过的老方山,又称发鸠山。从某种意义上说,这是我国从农耕文化走向海洋文化的肇始。太行山,据宋代科学家沈括、明代旅游家徐霞客考证,在远古时代曾是海洋。风光秀美的壶关县太行山大峡谷,过去曾是大洋的底部,太岳山的崇山峻岭,也是海洋的一部分。长治县的天台山,是传说中“女娲补天”的地方,女娲在这里炼顽石补苍天,治洪水而平烈火,免生灵于涂炭。这里还是人类最早仰望蓝天的地方。

      今年国庆节期间,平顺县新开发的通天峡景区,吸引了河北、河南、山东以及东北等地大量游客前往。平顺县的太行水乡、天脊山景区,去过的人都说好。外地游客不出长治,就可以看到九寨沟、张家界的风光。

      可以说,晋豫鲁铁路既是一条经济命脉,也是一条旅游专线。人们可以在这里看到祖国美好的山川风貌、奇观异景,进而激发他们的爱国心、报国志。

      记者:为了支援山西中南部铁路通道建设,长治市做了哪些努力?

      许霞:铁路建设部门,对晋豫鲁铁路通道做出了巨大努力。在这里,我代表市委、市政府向他们表示衷心的感谢。

      对于铁路建设方面遇到的困难,比如征拆、施工中受到阻拦等问题,市政府都是积极协调,既考虑到铁路建设的需要,也照顾了沿途群众的利益。只要是工程需要,我们都是尽全力进行协调解决,全方位给予支持。我们还严格按照国家法律的规定,对通道建设给予全力配合。比如各标段临时用地、施工用地、场站用地,都得到了沿途县(市)的全力支持。

      山西中南部铁路通道能够在短短5年投入运营,是中央、省委省政府正确决策的结果,是铁路建设方和沿线各县(市)党委、政府共同努力的结果,也是各地群众大力支持的结果。

      铁路通,百业兴。我市将在晋豫鲁铁路通道的强力推动下,进一步落实省委、省政府和市委、市政府的工作部署,走转型跨越发展之路,实施“五五”战略,在不远的将来,率先实现全面小康。

      记者:长治市现有铁路布局是怎样的情况? 

      许霞:从上世纪60年代开工建设、70年代末开通太焦铁路后,我市还开通了邯长铁路,连通了长治到冀南的铁路通道。南北有太焦铁路,东西有邯长铁路,现在又增加了一条连接吕梁到河南、山东的晋豫鲁铁路大通道。另外还有沁(县)沁(源)铁路(全长48公里)和武(乡)墨(镫)铁路(全长59公里)。再加上一些重点企业修建的铁路专用线。全市铁路总里程逾500公里。我市的铁路交通四通八达,成了老区经济社会高速发展的生命线、致富路。

      记者:对搞好这次采访活动,您有什么要求和建议?

      许霞:全国新闻界开展的“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已进行了两年;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和反“四风”活动正在深入开展。今天,由濮阳日报社、吕梁日报社、日照日报社发起的晋豫鲁铁路通道沿线地市党报联合采访团来到长治,这是很有意义的事情。欢迎大家的到来。

      搞好这次采访活动,意义重大,影响深远。 

      第一,有利于增进各地市之间的了解,更进一步促进晋豫鲁区域经济技术资源综合开发、利用,使中西部地区能够发挥地域优势,走出一条类似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的快速发展、快速致富的新天地。

      第二,有利于加强各地市党报之间的联系,通过联合采访,取长补短,发挥各自的优势,不辜负时代的期盼和人民的重托,写出更加精美的新闻作品,以达到鼓舞人、教育人、激励人、陶冶人的目的。

      第三,有利于锻炼队伍,让记者在铁路通道采访的实践中,与人民联系得更加密切,与生活、与时代更加贴近,更加深入地了解铁路建设者们的努力和奉献。

      希望记者同志们加强合作,齐心协力,把采访工作做好,把铁路通道的建设报道出去,把长治市的独特地域文化和自然风光报道出去,让全国了解长治,让世界了解长治。 

      最后,祝大家采访成功,生活愉快,身体健康!@@长治概@@@@况@@      长治市地处黄土高原东南缘,位于山西省的东南部,东与河北省邯郸市接壤,西与晋城市、临汾市为邻,北与晋中相连。从全市整体地貌看,山峦起伏、地形复杂,总体呈盆地状。太行山、太岳山环列左右。太行山脉位于武乡——襄垣——潞城——壶关以东的中山区,面积约4800平方公里,平均海拔高度1400米左右;太岳山脉位于武乡——沁县——屯留——长子一线以西的低山区,面积约6000平方公里。沁河、浊漳河皆发源其间,沁河经临汾、晋城、济源市流入黄河;浊漳河经河北进入海河。浊漳河还衍生出河南著名的红旗渠。长治市最高点为沁源县太岳山主峰,海拔2541米,最低点为平顺县浊漳河出境处,海拔标高380米,最大切割深度2161米。 

      全市国土总面积13957.8平方公里,占全省总国土土地面积的8.91%。下辖两区(城区、郊区)、1市(潞城市)、10县(长治县、襄垣县、屯留县、平顺县、黎城县、壶关县、长子县、武乡县、沁县、沁源县)以及高新技术开发区1个。总人口333万人。      壶关县地处山西省东南部、太行山腹地,国土总面积1013平方公里,辖5镇7乡1个经济开发区390个行政村,总人口30万,其中农业人口26万。

      壶关历史悠久,置县较早。远在新石器时代,这里就有人类繁衍生息,从汉高帝刘邦元年(公元前206年)开始置县,距今已有2200多年的历史。千百年来,这块土地上曾产生过西汉三老令狐茂、唐朝宰相苗晋卿、清代诗人冯文止等历史文化名人。唐代真泽宫、金代三嵕庙、明代白云寺等文化古迹,展示了壶关丰厚的文化底蕴。

      改革开放30年来,壶关县绿化面积由1978年的8.7万亩增加到103万亩,森林覆盖率由7%提高到50.6%,先后被评为国家生态建设示范区、全国造林绿化先进县、中国绿色名县和全省首批林业生态县。

      山西中南部铁路通道项目壶关县境内约19公里,投资概算9亿元,途经3个乡镇18个行政村,在集店乡三家村建有一处占地400余亩的客货两用火车站。       晋豫鲁铁路是国家规划的大能力运煤通道建设项目,是我国“十一五”铁路建设重点工程,是国家中长期铁路网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铁路西起山西兴县瓦塘站,穿越吕梁山、太岳山、太行山、沂蒙山,途经晋豫鲁3省12市,终点为山东省日照市,全长1260公里,总投资约998亿元。

      中南铁路通道在长治市境内线路全长128.79公里,包括11标(中铁一局)全部和10标(中铁五局)、12标(中铁18局)部分段落,总投资约65.79亿元。 

      其中,中铁一局承担的第11标线路经过长子县、长治县、壶关县、平顺县和潞城市5个县市,全长91.4公里,投资47.3亿元。

      中铁十八局承建的第12标段长治段经过潞城市和平顺县,全长30.371公里,投资14.925亿元。

      中铁五局承建的第10标段长治段境内工程主要是位于长子县境内的发鸠山隧道,线路长度7019米,投资约3.56亿元。

重难点控制工程

      1.发鸠山隧道:设计全长14.573公里,是全线8座高风险隧道之一,由中铁一局和中铁五局对打。其中,中铁一局承担7554米,中铁五局承担7019米的施工任务。

      2.西岭隧道:位于壶关县境内,全长5218米,设计Ⅱ级围岩4255米,Ⅲ级围岩95米,Ⅳ级围岩119米,Ⅴ级749米,分别占隧道全长的81.5%、1.8%、2.3%、14.4%。根据施工组织安排,西岭隧道进口工区承担2505米的正洞施工任务;出口工区承担2713米的正洞施工任务。

      3.跨太焦铁路特大桥:位于长治县境内,中心里程:DIK490+930.585,桥梁全长:1893.10米,孔跨由24米、32米简支T梁及40+56+40米连续梁构成,桥梁上跨改建后的太焦线、原太焦线、地方煤矿专用线及长子县慈林镇秦家庄村。

      4.长子南站:位于长子县大堡头镇,是全线最大的货运编组站,站场范围内纵向长6308米,宽180米,最宽处380米,设计占地1400亩,站内设计有14股道,机务段25股道。站场基底主要为Ⅰ级轻微非自重湿陷性黄土,地基处理采用冲击碾压、多向水泥搅拌桩、CFG桩三种加固形式,站场填筑土石方量约380万立方米。目前,长子南站线下施工已全部完成,并于9月29日开始铺架。

      5.跨长晋高速公路特大桥:设计全长2618.57米,为双线铁路桥梁,共78个墩台,在40#~43#孔跨处采用连续梁跨越长晋高速公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