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RB04版: 日报04版
          

摸清营运下线客车底数我市严管“营转非”客车

本报讯 (淇河晨报记者 夏国锋)针对“营转非”客车数量多、车况差、管理难度大的特点,本月初以来,市公安交管部门加强了对“营转非”大中型客车的安全监管,通过采取摸清底数,控制产权转移等措施,预防和避免重大交通事故发生。

“营转非”客车是指原来由交通运输部门列管的从事公路客运、公交客运、旅游客运、出租客运等营运性质的客车,在营运期间或营运期满后转到个人或其他单位名下从事非营运性质的客车,俗称营运下线客车,也称“营转非”客车。据了解,目前我市共有“营转非”客车268辆,主要是大中型客车。这些车辆有的作为单位班车使用,有的由个人购买后用于做生意或接送人员,有的作为校车使用。

市公安交管部门针对我市“营转非”客车数量多、车况差、风险大等情况,强化了监管工作。通过对“营转非”的大中型客车进行摸底,特别是摸清车辆所有人为个人的车辆情况,与交通运管部门结合加强监管。对临近报废年限1年以内(含1年)的大中型客运车辆,按照要求不得转移所有权或者转移登记,对不符合环保要求的不得办理转出、转入登记业务。此外,加强路面管控力度,加强客运车辆的检查,对“营转非”车辆涉嫌非法营运的移交交通运管部门依法处理,从而有效地预防了“营转非”客运车辆道路交通事故的发生。 

(线索提供 汪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