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RB01版: 日报01版
          

当前,我市正在修订、完善农业地方标准规范,让农业综合标准化——
更完善、更系统、更具操作性

□本报记者 汪丽娜

旋耕、深耕、机播……经历了众多程序,一粒粒小麦种子钻进了广袤的麦田里,静静地等着发芽、生长。

科学播种、连年丰收,我市农业综合标准化体系的推广立下了汗马功劳。现在,我市正在农业综合标准化工作的提升上下功夫。我们将以这次全国农业综合标准化示范市创建考核验收为契机,认真总结经验、发现问题、找准差距,继续推进农业综合标准化工作,全面提升我市农业生产水平。”10月22日,市质量技术监督局局长宋建立表示。

继续完善标准体系——

全面提升农业 生产水平

  金秋之际,培育出四个“国字号”玉米品种的市农科院员工在院长、育种专家程相文的带领下,又投入了科学实验中。该院研究员秦贵文告诉记者,他们正在进行玉米良种的科学攻关,“我们要做大做强‘永优’浚单种业品牌,进一步带动全国玉米产业技术创新能力提升”。

实行标准化种植,推广标准化生产模式,是现代农业发展的必然要求。市农业局种植业科科长刘斌告诉记者:“为了提升种植标准化水平,我市还将不断完善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更多的高标准农田,让更多的高产创建示范片实现标准化种植。”

宋建立透露:“下一步,我们还要修订、完善农业地方标准规范,继续扩大高产创建示范片辐射带动效应,让我市的农业综合标准化更完善、更系统、更具操作性。”

提升标准覆盖率——

让农业标准化 更好操作

全国种粮大户、市聚喜来农机专业合作社理事长唐全合刚刚经历了一段收割和播种的忙碌。他告诉记者:“今年我们流转了2400多亩地,托管了7100多亩地,一共9500多亩地。”记者不由为他担心:这么多的地能种得过来吗?

  “能!俺用种植小麦的技术标准,连天搭夜地干活,快着哩。”唐全合笑着回答,“真是神啊,按照技术标准种地,再多的地种起来也轻松。”

正在地里指导的刘斌拿出一系列标准化规范给记者看:《夏玉米高产创建技术标准》、《小麦高产创建技术标准》、《高标准粮田田间工程建设规范》等。

  “老唐所在的高产创建示范片全部实现了标准化种植,全市小麦、玉米标准化种植面积达到了85%。”刘斌表示,“我们经常到田间地头指导农户进行标准化种植,以后会进一步为农民提供农技服务,最大限度地发挥标准化种植的好处。” 

发挥企业示范作用——

以标准化推进 农业产业化

记者在采访中看到,河南飞天农业开发股份有限公司等粮食收购企业用于储存玉米的仓库已经准备好,正在等待“黄金租客”的入驻。

“作为食品加工企业,我们标准化体系的建设不断规范化、科学化,淀粉生产线、结晶葡萄糖生产线等都通过了质量管理体系和食品安全管理体系认证。”飞天公司负责人介绍。

提升农业标准体系,企业是其中的重要一环。“农业产业化离不开标准化。”这是我市多个畜产品加工企业负责人的感慨。在标准化养殖上,我市已走出了一条独具特色的标准化生产之路。以飞天公司为代表,我市在农业龙头企业中推动实施国家标准,健全企业标准体系,从而发挥了企业的示范带动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