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飞天农业开发股份有限公司通过精深加工,把小麦面粉加工成淀粉、谷朊粉,再加工成果葡糖浆、功能性糖等各种淀粉糖,实现小麦的就地转化升值———小麦“摇身一变”身价涨了3倍
2013-10-29 01:24:32
图为制粉车间中控室工作场景。 本报记者 汪丽娜 摄
项目名片
河南飞天农业开发股份有限公司年80万吨小麦精深加工项目是目前国内规模最大的小麦精深加工项目,小麦在经过制粉处理后再次筛分为谷朊粉和小麦淀粉,延长了产业链,提高了产品的附加值。
该项目总投资10亿元,分三期建设。一期建设年转化10万吨小麦精深加工项目;二期建设年转化30万吨小麦精深加工项目;三期建设年转化40万吨小麦精深加工项目。项目全部建成投产后,预计年可实现产值24亿元、利税2.5亿元,同时带动建材、运输、包装等相关产业的发展。
目前,项目一期已经投产,生产出小麦特精粉、小麦淀粉和谷朊粉及麸皮等产品;年产10万吨果葡糖浆和年产3万吨功能性糖项目加工车间等生产车间土建工程完工,设备安装就绪,4层办公楼土建工程完工,正在进行内、外粉刷和装修。
本报讯 (记者 汪丽娜)10月25日,记者在河南飞天农业开发股份有限公司年80万吨小麦精深加工项目采访时看到,项目一期制粉车间、淀粉车间、谷朊粉与淀粉烘干车间、10座钢板筒仓、面粉与麸皮仓库、污水处理厂已建成投入使用。
河南飞天农业开发股份有限公司年80万吨小麦精深加工项目,位于鹤淇产业集聚区。该项目的产品从面粉到淀粉、谷朊粉,再到果葡糖浆、功能性糖等各种淀粉糖,加工后小麦实现就地转化升值,产品可以增值3倍多。目前,这个今年8月份才投产的项目生产的小麦特精粉、小麦淀粉和谷朊粉及麸皮等产销率已达60%以上。
生产工艺自动化——
两位女工管个大车间
一粒粒小麦通过管道和设备,输送到16台先进的磨粉机里,经过11次研磨后,变成工业用粉又来到制粉车间,被进一步加工成小麦淀粉和谷朊粉。
制粉车间拥有的是项目产业链向高端延伸的核心生产线。“我们的核心设备是德国福乐伟公司生产的卧式螺旋沉降离心机,每台价值35万欧元,技术工艺在国际上都是一流水平。”制粉车间主任杨建普告诉记者。
记者在制粉车间中控室看到,张洁和咸肖肖两名女工正在熟练地操作电脑。中控室一共4台电脑,她们一人负责两台。车间的现场人员发出相应信息,她们就根据情况对设备参数和工艺流程进行调整。
有了自动化的中控帮助,张洁和咸肖肖轻松地设定生产线流程,经过制粉处理后的小麦就被再次筛分为谷朊粉和小麦淀粉。
延长产业链条——
小麦就地转化增值3倍多
随着小麦淀粉、谷朊粉等产品源源不断地从制粉设备中产出,杨建普介绍:“谷朊粉是一种天然谷物蛋白,它从小麦中提取,含有人体必需的15种氨基酸,具有更高的经济价值。小麦淀粉用于发酵等食品工业和造纸等行业,用途广、实用性强,还可以制糖,市场上常见的饮料里用的糖就是淀粉糖。”
“我们通过对小麦进行精深加工,产品从面粉到淀粉、谷朊粉,再到果葡糖浆、功能性糖等各种淀粉糖,可以增值3倍多。”(下转第二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