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力寻租的掮客违法乱纪的帮凶———揭秘“灰代办”的黑色交易
2013-10-29 00:41:12
“代办验车,包过”,“代发论文,100%录用”,“代办二手房低评”……为迎合某些人的“特殊需求”,各类“灰代办”广告频频通过手机短信、路边小卡片、网络等方式进入百姓视野。
记者调查发现,这些“灰代办”活跃在各类行业,背后隐藏着不少暗道”,成为权力寻租的“掮客”,以及违法乱纪的“帮凶”。
三百六十行
皆有“灰代办”
近年来,各种名目的“灰代办”肆意生长,要么游走在法律法规的边缘,要么明显触犯法律法规,乱象丛生。
以发表论文为例,在许多事业单位,发表论文是个人评定职称的一个重要依据。而在百度输入“发表论文”关键字,可搜出许多“代发论文”的中介网站,并且告诉你渠道成熟”、“论文100%录用”、先发表后付费”等。
一名代发论文的中介告诉记者,他们可以搞定各个级别的期刊,这些期刊不看论文质量,而是看出价高低。如果用户手头没有现成的论文,他们还可以代写。
再比如提取住房公积金,按照现行规定,提取这笔钱需要指定用途,这是保证公积金制度正常运行的条件。但在许多城市,“提取公积金”的广告随处可见,百度搜索提取公积金”、“套取公积金”亦可发现大量相关信息。
记者进一步调查发现,通过网络中介,连二代身份证、银行卡等个人证件都可以“代办”。
另外,每逢英语四六级考试、计算机二级考试的阶段,不少高校也会出现“四六级答案”、“计算机二级答案”的小广告。买过答案的小张说:“有些中介真能弄到答案。”
助长钱权交易
损害公平正义
北京一家高校毕业生小林告诉记者,他们班上有一个几乎不上课的同学,因为找中介购买答案,英语六级考试得了很高的分数,让一些勤奋学习的同学感到吃亏。
据反映,一些同学努力学习也没考上研究生,而有的找中介发了几篇论文,就因“学术能力突出”被保研。这些现象令同学们感到不公。
一位天津市民告诉记者,他于2011年在天津市南开区购买一套二手房,按照真实成交价,需上交约3万元税费。当地一家地产中介的经纪人向他索取4000元“低评费”后,成功将该房产的评估价由每平方米1.7万元降到1.3万元,为他节省了上万元税费。按照这名经纪人的说法,这些费用是用来“打点”房管局工作人员的。
需要注意的是,一些“灰代办”匍匐在权力之下,四处延伸,介入行政审批、财税优惠、信贷发放、招投标及资源配置等多项权力运作,成为腐败蔓延的重要推手,严重破坏了社会秩序。
政府监管部门
不能熟视无睹
天津万华律师事务所律师李琳认为,“灰代办”存在多时、危害社会,在社会各个角落长期横行,一个关键原因就是有关部门“睁一只眼,闭一只眼”,面对上述违法行为,熟视无睹,既不予以清理,也不予以打击,甚至不排除一些部门的工作人员成为“灰代办”的保护伞,使得社会上的“灰代办”更加有恃无恐。
中央财经大学民生经济研究中心主任李永壮认为,在打击“灰代办”的同时,还应该从源头上治理,“比如二手房‘低评’问题,根源在于房管部门公职人员的权力寻租。只有挖出‘灰中介’背后的利益链,真正理顺体制、机制,才能消灭‘灰中介’。”
(据新华社天津10月28日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