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柳———有感于“有教无类”的教育思想
2013-11-13 00:42:22
□翟春城
深秋,漫步在校园“政道路”上,两旁的法国梧桐大都叶黄零落,唯有一棵垂柳青翠如春,枝条低垂浓郁,婀娜多姿,清风徐来,形动影随,为深秋的校园增添了别样的妩媚之美。然而,这棵柳树的背后还有一段鲜为人知的故事。
当初规划校园“政道路”时,两旁栽种的是清一色法国梧桐,寓有栽下梧桐树,引来金凤凰”之意。2006年初春,我路过此处,一丛柳苗从绿化带中的黄杨里旁逸斜出,是把新发的柳枝刈除,还是剪去赘枝留下主枝随梧桐树共生共长?思之再三,遂选择了后者。自古以来,柳”与“留”谐音,是说人虽远走他乡,而牵挂之情仍要有所寄托。想一想,春华秋实,一届又一届的学子,从鹤高走向远方,给他们留个想念,岂不妙哉!孰料,七载弹指,当年寄生在梧桐树下的一株柳苗,如今却“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大可与梧桐树相比肩,甚至有过之而无不及,令人感叹世间造物之神奇,更为当年不经意间的选择而自豪!
“草木一秋,人生一世”,由物及人,种树与树人,何其相似乃尔!早在两三千年前,教育家孔子就提出了“有教无类”(《论语·卫灵公》)的思想,其要旨是对各类人平等看待,都施以教化。我以为,教育者不仅需要宽容、期望和理解受教育者,更需要对每一个生命的个性发展予以精心的敬畏和呵护,使之成长、成才,这难道不是“有教无类”之精髓所在?教师要有农夫对待庄稼一样的情怀,不论庄稼长势如何,从不抱怨,亦无论栽种的是幼苗还是自发的幼芽,都不会轻易拔去,总是尽可能给他们提供成长的空间。试想,清华大学校长罗家伦当年若是因钱钟书数学考了十几分而对他国文、英语均特优视而不见,熊庆来教授当年如果因为华罗庚是个仅有初中学历的小店员就漠视他在数学领域的创见,那还会有后来的文学泰斗、数学巨擘吗?
教育之所以称其为文化,因为它需要积淀,需要经历漫长的成长过程和耐心的期待,是慢的艺术。每一个生命体的成长必须亲历而为,不可替代。尊重每一个生命,给每一株花蕾提供绽放的机会,宽容每一个孩子在成长中所犯下的美丽错误,这正是教育的本质所在。我们美丽的鹤壁高中,理应是五颜六色的生命之花自由绽放的乐园,让我们以智者的心态:去静观花蕾吐蕊的瞬间、静听百花绽开的声音。此时此刻,你也许会真切地感到:教育原来如此美妙!
有教无类,和谐共生,正可谓: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动善时。夫唯宽容,故无尤。
(本文作者:鹤壁高中校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