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RB07版: 日报07版
          

让暖流涌进老城区千家万户
——我市推进老城区集中供热工作纪实


供热站车间



施工人员正在敷设管道(资料照片)



朝阳逸居小区热交换站的工作人员在记录仪表数据



  11月21日,山城区朝阳逸居小区68岁的付爱枝老人家里温度达到了20℃。


□本报记者 陈静

冬天不再烧煤球炉子,进了家门就能脱下厚重的棉袄,是不少居住在老城区的居民期盼了多年的事情。今年,这一美好的愿望终于变成了现实。

2013年11月15日,老城区开始集中供热,首批5个小区(单位)近5000户居民感受到了“暖流”,结束了老城区56年来没有城市集中供热的历史,实现了市委、市政府对老区人民的庄严承诺,老城区群众纷纷称赞这是“惠民、利民、便民”的暖心工程。

老城区也来暖气了”

11月18日,记者走进山城区朝阳南小区,随手敲开一户居民家的大门。一进屋,热气扑面而来。“去年冬天,家里取暖全靠电油汀,经常是冻得伸不出手,88岁的老母亲整天捂着棉被还直打哆嗦。”住户赵玉合感慨,“原来总羡慕住在新区的亲戚冬天能用上暖气,今冬可好了,我们老城区也来暖气了!”记者伸手摸摸暖气片,烫手,赵玉合笑呵呵地指着放在桌子上的温度计说:“你瞧,23度呢。”

“盼了几十年,终于用上集中供热了,太开心了。作为老城区首批享受集中供热的小区,今年我们过上了一个真正意义的‘暖冬’。”住在山城区朝阳小区的付大妈说。

“真的没想到能这么快用上暖气,家里暖和着呢。以前取暖全靠煤球炉,效果不好不说,还容易引起煤气中毒。现在,集中供暖不仅干净环保,温度还有保障。”住在山城区朝阳逸居小区的王庭玉告诉记者,他们家室温一直稳定在22℃左右。

“看报道,预计今冬将有1万余户老城区家庭实现供热。从最初建设我就一直关注着,现在真正用上了集中供热,可算实现了我梦寐以求的愿望。”山城区朝阳逸居小区的郭登先感叹道。

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

有关部门全力以赴

2012年之前,老城区供热主要以小型分散锅炉供给为主,供热方式极为落后。近年来,随着老城区旧城改造步伐的加快,老城区居民的采暖需求和集中供热发展缓慢的矛盾日益凸显,集中供热工程建设迫在眉睫。

群众冷暖,关乎民生。为加快推进老城区发展,市委、市政府提出了“统筹新老区协调发展,实现新老区共生共荣”的战略目标。2013年,市委、市政府将老城区集中供热项目列入全市10项重点民生工程之一,并将项目列入2013年重点项目督察范围。

为确保项目顺利推进,市委书记魏小东、市长范修芳、副市长史全新等领导先后多次组织召开工作协调会,亲临老城区调研,安排部署有关工作,多次召开项目建设工作会,及时协调解决项目进展难题,全力推进项目建设。市政府成立了以史全新副市长为组长的老城区集中供热工程建设指挥部,全面负责组织、协调、指挥老城区集中供热工程建设。市人大、市政协多次到老城区视察、调研,关心过问老城区集中供热项目,有力推进了项目实施。

自2011年7月起,按照市委、市政府的安排部署,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赴北京、武安、大同、阳泉等多个地市,考察了京能热电石景山热电厂、武安顶峰热电厂、华电大同第一热电厂等多个热源改造电厂。先后与山东盛源、四川康盛、江苏双良、北京华源泰盟、清华同方等多家企业进行商谈,并于2012年5月在市住建局举行了正式的技术评审和商务谈判,最终确定以招商引资模式引进盾安(天津)节能系统有限公司投资建设老城区集中供热项目。

经多轮磋商,2012年6月5日,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桂玉强代表鹤壁市政府与盾安(天津)节能系统有限公司在市迎宾馆签署《鹤壁市老城区集中供热项目框架协议》,市委书记魏小东,市委常委、副市长刘新勇,副市长史全新等市领导出席签约仪式。

“这也标志着总投资近5亿元的我市老城区集中供热项目全面启动。”市住建局副局长程昌林说。

克难攻坚 

破解老区供热难题

电厂机组改造、供热首站建设、管网路由确定……老城区集中供热项目中的每一道程序,其困难程度都堪称我市供热基础设施改造历史之最。

“我们小区的绿地保住了,二级站也建好了,下个月就能集中供热了。”记者在山城区宝马小区采访时,许多居民都在期盼着今冬集中供热的到来。可就在1个月前,居民们还在为二级站施工问题争执不下。

今年8月份,在推进山城区宝马小区二级站施工时,由于二级站占用部分居民绿化地,小区居民反对意见很大。“当时,大部分居民希望快速建设,但部分居民对此不理解,甚至出现了阻挠施工的情况。”鹤壁盾安供热有限公司总经理范建国说,为了确保小区居民今冬能如期供热,鹤壁盾安供热有限公司从居民的角度出发,派出技术人员进行设计改进,将二级站的占用面积缩至最小,并且移至小区的边缘,给居民们腾出最大的活动场所。

“在施工前,我们多次召集居民代表,并挨家挨户到居民家中一一解释,从而赢得居民们的理解和支持,同时坚持文明施工,大型设备施工尽量避开居民休息时间。”鹤壁盾安供热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冯伟波告诉记者,最终,在经历了7进7退,历时2个月的不懈努力后,宝马小区二级站施工顺利完工,有望将于12月15日供热。

由于历史原因,老城区城市管网敷设涉及地块杂,群众构成复杂,二级网和换热站施工阻力较大,在个别小区甚至出现了阻挠施工的现象。为解决这些难题,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山城区政府等部门和鹤壁盾安供热有限公司想尽办法,克难攻坚,解决这些影响了工程进度的“拦路虎”。

经过不懈宣传和努力,老区群众对集中供热项目有了新的认识和理解。老城区群众克服施工带来的生产生活方面的不便,主动配合做好杂物移除、小区换热站建设等工作。朝阳逸居小区、馨苑二区等小区居民主动配合供热宣传,积极参与入户收费动员工作。朝阳南小区甚至出现了小区居民帮助供热公司义务劳动的和谐场面。

“五方共赢”的老区

供热模式:

温暖了一座老城

“老城区集中供热最大的受益者,就是我们这些在老城区居住的普通老百姓。”老城区居民赵玉合这样说。

老城区集中供热项目建成后,供热面积可达600万平方米,基本满足老城区供热需求,同时可彻底改变原有供热设施简陋、采暖条件落后的局面,提升老城居民的生活品质。

树立了一个样板工程

“老城区集中供热项目不仅让我们公司获得丰厚的经济效益,还带来了巨大的广告效益,已经成为我们推广供热运营业务的样板工程。”鹤壁盾安供热有限公司总经理范建国告诉记者,虽然项目还需要10-13年才能收回投资成本,但公司获得了老城区集中供热30年特许经营权,之后的经济效益不可小觑。

  减少了一些污染

“老城区集中供热项目利用工业余热等可再生能源解决城市供热问题,项目全部建设完成后,在满足供热的条件下,可减少锅炉供热的大面积征地和粉煤灰、炉渣等污染物排放。”程昌林介绍。老城区集中供热项目完工后每年大约能节约标准煤2.5万吨、节水约21万吨,并减少二氧化碳、二氧化硫和烟尘、灰渣等的排放量,极大减缓老城区治污压力。

改变了一家企业

当前,全国电力企业正在进行大范围的改革,同力电厂也面临着升级改造、提高效率的问题。“借助老城区集中供热项目,同力电厂不花一分钱,由盾安(天津)节能系统有限公司出资改造了同力电厂2×300MW机组,成功实现了由单纯发电电厂向热电联产热源厂的转变,提高了机组效率,迎来了企业发展的广阔空间。”市发改委有关领导说。

兑现了政府承诺

老城区集中供热项目成功解决了老城区供暖这一民生问题,兑现了市委、市政府对老区居民的庄严承诺。

  老城区集中供热项目是市委、市政府着力筹划和实施的一项重点民生工程和节能减排项目,是践行“统筹新老区协调发展,实现新老区共生共荣”的决策部署的具体体现,对于完善老城区城市功能、改善老城区居住环境,促进老城区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