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天巡月能为我们带来什么?
2013-12-19 02:49:59
随着嫦娥三号着陆器和巡视器互拍成像,我国探月工程二期取得圆满成功。近年来,从嫦娥探月到载人航天,我国航天取得的成就令世人瞩目。我们为什么要发展航天?探天巡月能为我们带来什么?
太空是“富矿”
嫦娥登月后,“玉兔号”月球车的巡月之旅正式开始。它的主要科学探测任务包括:月表地貌与地质构造调查、月表物质成分和资源勘察、月壤物理特性探测等。为什么要去探测月球?中国航天科技集团空间技术研究院研究员庞之浩表示,探月工程有很大的远期效益,月球上有丰富的能源。
庞之浩告诉记者,地球上只有约15吨氦3,月球上有100万吨。如果核聚变技术能够突破,这些资源够人类用几百年以上。此外,月球上矿产资源极其丰富,比如铀矿、钍矿、稀土、钛矿等。
从月球上望出去,广袤无垠的太空更是深不见底的“宝藏”。仅从人类已知来看,太空的高真空、强辐射、高洁净、深冷和微重力环境以及航天器独有的轨道高度,都是人类难以获得的宝贵资源。专家举例,在太空可以进行地面难以实施的试验,微生物提取、药物制取更纯粹。
据了解,从神舟一号到神舟十号,我国载人航天除了搭载农作物种子进行航天育种,还进行了微重力环境下空间生命科学、空间材料、空间制药和物理等领域的实验,其中包括治疗癌症的药物合成等。一些研究目前已取得阶段性成果,在不远的将来可以造福百姓。
航天科技已渗透到生活的方方面面
在很多人看来,探天巡月似乎距离自己很远。其实,人人都在享受航天科技,而且是在不知不觉的状态下享受着航天科技带来的便利。”航天科技集团一院党委书记梁小虹说,被认为神秘莫测的航天科技其实已经渗透到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
在航天科工二院,记者看到我国研发的新一代“数字化手术室”,涵盖双聚焦手术灯、多功能综合手术床、集成式数字化麻醉工作站和手术室一体化控制系统等,使百姓就医更加便捷、智能。
很多人不知道,医院里的ICU(重症监护室),就是由航天员训练时监测各项生命体征的实验室演变而成。
生活中的航天成果也处处可见:办公室、宾馆和家庭厨房的烟雾报警器,原是为了检测太空站里的烟雾和有毒气体而研制;几乎每位孕妇都会接受胎心监护检查,而这种技术最初是航天用来测量机翼表面气流变化的。此外,女性爱美的纳米离子烫、育婴箱、心脏起搏器、保暖内衣、太阳能热水器等也是航天带来的诸多可以共享的成果。
不仅如此,出门看气象,开车靠导航,看卫星影院,打卫星电话,已成为这个时代人们生活不可或缺的部分。
航天产业投入1美元,将换来7至12美元的回报
“航天的作用,体现在它对社会、对国民经济不可估量的影响力。”专家指出,以长征2号运载火箭为例,仅航天工程应用的电子元器件就达15个门类,约2000个品种,上万个规格,分布在全国的300多个生产厂家和研究机构,这样的产业链所形成的规模可想而知。
研究显示,航天产业1美元的投入,将换来7至12美元的回报。在美国等发达国家,航天是其重要的支柱产业,通过研发尖端技术带动上下游产业链共同发展,进而通过技术扩散效应,推动整个社会进步。这也是发达国家热衷航天事业的重要原因。
据统计,我国近年来研制的1100多种新材料,80%在空间技术的牵引下研制完成。目前,近2000项空间技术成果移植到国民经济各个部门。
<<<链接
生活中的“航天技术”
太空探索对科技发展和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产生了直接影响。你知道吗,尿不湿、条形码、数码相机、重症监护病房……这些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物品和设备最初都是应太空活动需要而发明的。
尿不湿
尿不湿由无纺布、纸、棉等材料制成,卫生安全,让年轻的父母们省却了洗尿布的麻烦。其实,尿不湿最初被发明出来是为了解决宇航员长时间在太空行走中的内急问题。
条形码
现在超市货架上摆放的商品都粘有条形码,方便理货,也大大缩减了购物结账时间。而这种识别系统,最初是美国人为记录和控制其太空计划中不计其数的组件而发明的。
笔记本电脑
我们工作生活离不开的笔记本电脑,它的出现和发展最初是因为追踪航天飞机的行踪和控制太空飞船上的系统需要一个紧凑的微型操作系统。
数码相机
数码相机是使用CCD感光技术的电子器材,如今早已进入寻常百姓家。“CCD芯片(电荷耦合元件)”的研究与开发是为了解决太空图像的捕捉与对地传输难题,使用数码相机可以更安全快捷地将在太空拍摄的图像传送回地球。(本栏稿件据新华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