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RB01版: 日报01版
          

幸福之城如何创建
—— 建设“生态之城、活力之城、幸福之城”系列报道之三


山城区棚户区改造的成功范例——汤河花园



淇滨区老年居民喜领养老金



淇滨区新世纪广场上晨练的市民


□本报记者 解静怡 王利英

      陈 静 陈海寅 

      岳婷婷 原昆鹏

 

幸福是什么?

“幸福就是有活儿干、有收入。”淇滨区某企业员工李欣说。

“幸福就是养老不愁。”在淇滨区新世纪广场健身的老人王树芬说。

“幸福就是能得到社会的关爱和帮助。”盲人李海军告诉记者。

采访中,人们对幸福的感受不外乎就业、保障、教育、医疗、养老等方面。

建设幸福之城是市委作出的重要部署。建设幸福之城,就要切实做好就业、就医、就学、住房保障、养老等工作,让老百姓过上更加美好的生活。   

  就业是民生之本。要强化培训,提供岗位,千方百计扩大就业

“我是5年前通过县里举办的招聘会来新亚服装公司上班的,现在每月工资能拿到2000元。”淇县北阳镇水屯村的申湘力对自己的工作很满意。

在我市,和申湘力一样实现就业的人还有很多。今年以来,我市持续开展了各类扶持就业的活动,为求职人员和用人单位提供公共就业服务,根据群众的家庭情况和成员特长及时开展跟踪帮扶活动。截至目前,全市城镇新增就业4.2万人。

市人社局局长胡红军:让群众有收入,就要让群众有活儿干。就业是民生之本,创建幸福之城,就要做好就业工作。市人社局将实施全民技能振兴行动计划,推行校企合作培训模式,引导各培训机构合理设置培训专业,提供订单、定向式技能培训服务。实施就业创业体系完善行动计划,完善公益性岗位安置、就业困难人员认定等管理服务模式,建设综合性创业孵化园区。 

市人社局还将实施社会保障服务能力提升行动计划、和谐劳动关系构建行动计划、人才强市战略行动计划、基层基础提升行动计划,积聚我市人力资源优势,打造我市“15分钟就业服务圈”。

淇县桥盟街道办事处党工委书记张永胜:为帮助居民就业,办事处主导成立了鹤淇产业集聚区政道就业服务公司。在淇县阳光社区,由社区随时收集最新的招工信息,第一时间在社区内发布,居民想找工作,到社区告示栏看看就一目了然了。

为让更多失地农民实现就业,我市强化对失地农民的培训,鼓励有一定经济基础和经营头脑的失地农民自主创业,免费为其提供创业培训、项目交流、开业指导、创业实习等一系列创业服务。同时将着眼点放在产业集聚区招商引资重点企业上,建立了招商引资重点企业联系制度,定期对产业集聚区(工业园区)内企业进行走访调查,收集用工信息并及时发布,建立就业和培训台账,为企业推荐农民工就业。

  良好的居住环境是衡量居民幸福感的重要指标。要改善人居环境,加强保障性住房分配管理,让更多群众从中受益

市住建局局长赵成先:要使城镇化推进的过程成为提升群众生活质量的过程。我们将实施项目推进战略,完善城市基础设施。进一步做好老城区供热,山城区在今年实现集中供热,鹤山区将在2014年实现集中供热。进一步完善建成区道路、供排水、垃圾处理、公厕等设施建设。抓好在建项目建设,争取鹤壁国际物流综合服务设施等4个项目早日竣工。抓住智慧城市试点、中美低碳生态城市试点示范的机遇,打造智慧鹤壁。建设一批低碳生态社区,努力建成我国低碳生态城市的良好范例。 

市房管中心主任李小莉:为让老百姓特别是困难群众“居者有其屋”,2014年,我市计划建设保障性安居工程项目11个、1.5万余套;城市棚户区改造项目6个、1.2万余套。同时,加快落实我市农业转移人口申请市区保障性住房有关政策,降低门槛,扩大保障范围,改善群众的住房条件。 

  “老有所养、病有所医”能带来内心的安宁和稳定感。要加大养老服务体系建设,

深化医疗体制改革,提供更高水平的医疗卫生服务

市卫生局局长陈元方:随着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人们对健康的要求越来越高。我市将积极落实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十二五”规划,全面完成医改五项重点工作。加快市人民医院主病房楼、市中医院康复病房楼建设进度,着力做好市人民医院三级甲等综合医院创建工作。以基层医疗机构中医药服务体系建设为切入点,以奖代补,规范中医药服务标准,强化中医药服务在基层的作用,提升中医药服务能力。

市民政局局长刘德坤:基本生活能够得到保障,老有所养,人们才能有幸福感。我们将突出重点破解养老服务业发展难题。下一步我市将以养老服务业综合改革试点工作为契机,发展具有鹤壁特色的以居家养老为基础、社区养老为依托、机构养老为支撑的养老服务体系。通过发展居家养老便捷服务,以公建民营形式培育发展一批专业、连锁性的居家养老服务实体,通过租赁闲置场所或利用家庭住宅兴办小型化养老服务机构,就近解决老人的养老问题。

让孩子们接受更好的教育,也是幸福感的体现。要推进教育领域综合改革,实现教育均衡发展

淇县实验学校六年级学生杨岚晰,是2008年跟随进城务工的父母从淇县高村镇大王屯学校转学来的。3年多的学习生活中,她没有感觉到和其他学生的不同。

“这里条件好,老师教得也好,对我很关心,在这里不仅学习成绩提高了,还认识了很多好朋友,非常开心。”杨岚晰说。

市教育局局长王朝庄:未来在义务教育阶段,将以均衡发展为主题,全力推进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标准化建设;在职业教育发展方面,强化推进“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加快校企合作步伐,围绕我市产业发展需求,整合教育资源,调整专业结构,为我市经济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撑。

王朝庄说,教育部门要切实做好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农业转移人口子女入学工作,不让一名适龄儿童没学上;要切实做好农村留守儿童关爱工作、学生资助工作,推动教育公平和均衡发展。  

  让弱势群体得到更可靠的社会保障,共同创建幸福家庭 

家庭稳定是社会安定的基础,家庭幸福是社会和谐的基石。没有家庭的稳定就没有社会的安定,没有家庭的幸福也就没有社会的和谐。

市人口计生委主任张艾芳:创建幸福之城,体现在每个家庭上就是要创建幸福家庭。计生部门要围绕幸福之城建设,以建设国家幸福家庭试点市为总抓手,着力创建计生优生型、身心健康型、发展致富型、文明诚信型、和谐幸福型的“五型幸福家庭”。

张艾芳说,今后计生部门将重点在完善生育政策方面、在方便群众办证方面、在提高免费孕前健康检查服务水平方面、在促进性别平衡综合治理方面、在推进流动人口公共服务均等化方面、在促进计划生育家庭发展方面研究出台新的思路、新的举措。坚持在计生中体现民生、在服务中实施管理、在创新中谋求发展。

聋儿悠悠今年3岁多,去年市残联通过贫困残疾儿童抢救性康复项目为她免费实施了人工耳蜗手术。小悠悠是我市高度重视残疾人等弱势群体工作的一个例证。

市残联理事长张海军:弱势群体在这个城市里,同样可以实现居有屋,幼有教,老有养,病有医,生活同样精彩。今年我市开展了残疾人康复工程、就业培训工程、贫困残疾人帮扶工程等,为1万多名残疾人提供了帮助,切实维护了残疾人的合法权益。下一步将继续做好低保救助、城乡养老保险等优惠政策落实,认真实施残疾人服务项目,提高残疾人社会保障体系和服务体系建设水平。

今年,我市城区低保保障标准由每人每月280元提高到每人每月320元,两县城市低保保障标准由每人每月260元提高到每人每月300元。

刘德坤说,民政部门将加强城乡低保申请与审批的公开、公平、公正,实现城乡享受低保人员公开、公示常态化,加强慈善事业与医疗救助的衔接。做大做强慈善事业,使更多特殊困难群众得到救助。

随着经济的发展,人民群众的生活越来越好、幸福指数越来越高。随着幸福之城创建步伐的加快,人们的幸福愿景正逐步变成美好现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