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多年来,淇滨区大赉店镇大八角村村民李艳清独自抚养患有脑瘫的女儿,每天坚持给她做康复训练,辅导她认字、学习
女儿,相信你能独立行走
2014-01-18 01:42:13
1月9日,李艳清在家帮助女儿做康复训练。 本报见习记者 王峥 摄
□本报见习记者 常瑞 王峥
1月9日,记者来到位于淇滨区大赉店镇大八角村李艳清的家中。一进屋就看到一个小女孩儿趴在简陋茶几上学习。女孩梳着整齐干净的麻花辫儿,清秀的脸上,一双灵动的大眼睛格外漂亮,看到有人进来,她礼貌地向我们问好。让我们没有想到的是,她就是李艳清的女儿李钰吉,14岁,脑瘫患儿,双腿至今无法行走。
康复按摩坚持十几年
“生钰吉时,我在上海打工。因没钱住院,于是找人在家接生,没想到出现难产导致女儿大脑缺氧,差点儿没有活过来。”李钰吉的妈妈李艳清说起这段往事就后怕不已。因感觉自己亏欠孩子,为让女儿能得到更好的照顾,钰吉6个月时,李艳清从上海回到了娘家汤阴。
钰吉一岁多的时候还不会走,手也握不住东西,李艳清凑钱带她到郑州市儿童医院检查。当医生告诉李艳清她的女儿是脑瘫患儿时,她感到难以置信,女儿6个月的时候就会喊妈妈了,怎么会是脑瘫儿呢?”
李艳清接受了这个残酷的事实。因为无法承担巨额的医疗费,李艳清向病友家属学习了给脑瘫患儿按摩的手法。回到家后,李艳清一边四处求医,希望治好女儿的病,一边坚持每天给女儿按摩。这一按就是十几年。
妈妈,我想要健康的身体”
“从郑州看病回来后,我就每天把女儿平放在床上,一边跟她说话,一边给她按摩。有一天给她唱‘小兔子乖乖’的时候,忽然想到,女儿属兔,我写个兔字,看她能不能学会。结果看了没几次,她居然就记住了。于是我把十二生肖都写给她,她没多久都学会了。”李艳清告诉记者,那天之后,她就开始搜集烟盒、纸片,剪成大小一样的纸片,在上面写上不同的汉字,方便女儿学习。
“钰吉这个名字,是女儿自己选的。”李艳清对记者说,因为那几年一直四处奔波为女儿看病,一直喊女儿妞妞,八岁那年女儿的户口落在自己的名下,李艳清翻了一晚上的字典,为女儿选了两个名字:钰吉、钰喆,“当女儿得知两个名字的寓意后,告诉我她想叫钰吉。她说她想要吉祥安康,想要一个健康的身体。”
女儿的话,更加坚定了李艳清医治好女儿的决心。
“我很幸福,
因为我有个好妈妈”
“你们看,这些都是我女儿写的。”李艳清拿出厚厚的一叠作业本,上面的字迹一笔一画,工整清秀,和普通孩子写的作业没什么不同。这些我们看起来普通不过的作业,对于李艳清却意味着希望和更大的付出。
“一开始,由于女儿手上没力气,没有书写的技巧,我就让她用较粗的彩笔写字。慢慢建立起她写字的信心。现在这些作业本上的一笔一画对我而言都是骄傲。我现在更加坚信,我的女儿总有一天能独立行走。”李艳清笑着告诉记者。在她的脸上,我们没有看到一丝沮丧,但我们了解,只有初中文化水平的她,帮助女儿一点一滴地进步要付出何等艰辛。
十多年来,为了生活,李艳清什么工作都干过:在小钰吉几个月时到安阳干保姆工作,回到老家种过地,做过建筑队小工,摆过地摊,干过保洁,做过计件工……然而,一个人要抚养两个孩子,还得带着大女儿四处求医,精力和时间都不允许,李艳清只能选择打零工。十多年来,她和女儿没买过新衣服,穿的都是亲友的旧衣物;从孩子出生起,一家三口的头发都是李艳清自己理的。长期的操劳,李艳清落下一身的毛病,因为在帮女儿做复健时要经常抱起女儿,四十多岁的她左膝盖总是隐隐作疼。
“我很幸福,因为我有个好妈妈。”一直没说话的小钰吉开了口。亲戚朋友以及一些素不相识的好心人给予她们母女的无私帮助让她觉得温暖。
李艳清告诉记者,小钰吉学习所用的教材课本,都是亲戚朋友们的小孩儿用过之后送给她们的。李艳清的老师赵生杰,得知小钰吉的情况之后,专程为她送来了小学三年的课本和教材。在李艳清的辅导下,小钰吉已经在家中自学了小学六年的所有课程。如今,随着孩子学习内容的深入,李艳清已经越来越感到力不从心,她说现在自己只希望有好心人能帮忙辅导女儿的学习。
采访结束后,李艳清抱起女儿,开始进行复健训练。阳光透过窗子照在蹒跚前行的小钰吉和李艳清的身上,留下一步一步前行的背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