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春”将至,我市引导农民做好以抗旱浇麦为中心的春季麦田管理工作实现小麦促弱转壮、保壮防旺
2014-01-27 23:47:45
本报讯 (记者 渠稳)立春”将至,小麦生产即将进入春季管理的关键时期,为不失时机地抓紧抓好春季麦田管理工作,打牢夏粮丰收基础,市农业局组织小麦专家制定了《鹤壁市2014年春季麦田管理技术意见》,希望广大农民朋友抓紧抓好以抗旱浇麦为中心的春季麦田管理工作。
“据调查,全市麦田中一二类壮苗比例占到94%,小麦群体适宜,苗情整体良好,是近年来苗情最好的一年,粮食高产创建示范区全部为一类苗。”市农业局种植业科科长刘斌告诉记者,尽管当前我市小麦苗情较好,但由于2013年麦播以来,降雨偏少,气温持续偏高,存在麦田干旱、苗情类型多、病虫害越冬基数偏高、个别地方有畜禽啃青现象等问题。针对上述问题,各县区农业部门制定措施,不失时机地抓好春季麦田管理工作,为夺取夏粮丰收打好基础。
“根据当前我市小麦苗情和土壤墒情,农业部门和广大农民要立足抗灾夺丰收,因地制宜,以抗旱浇水为重点,适时中耕,科学追肥,防病治虫,千方百计促进苗情转化,实现小麦促弱转壮、保壮防旺,搭建小麦高产骨架。”刘斌说。
记者了解到,我市东部沙土麦区,土壤保水保肥能力差,广大农民要抓住近期气温上升到0℃以上、天气晴好有利时机,抓紧灌溉补墒,做到小水细浇,当天浇水当天渗完,田间不出现积水。
浚县火龙岗及西部丘陵麦区,由于水利基础设施不完善,灌溉成本较高。对于未浇越冬水或冬灌较早的麦田,亩群体不足80万(即平均单行0.3米长不足80个分蘖)的麦田,要抓紧灌溉补墒,做到小水细浇,强降温来临之前停止浇水;亩群体80万以上的旺长麦田,要推迟到返青期浇灌。对于冬灌适时的麦田,目前墒情尚可,应于小麦返青期及时浇水。
对于中东部平原灌溉麦区,由于该区灌溉设施完备,灌溉方便。对于亩群体不足60万的弱苗麦田,要以促为主,及早浇好返青水;亩群体60万~80万的壮苗麦田,要以稳为主,春季第一次浇水时间可以推迟到起身期或拔节期;亩群体80万以上有旺长趋势的麦田,浇水时间应控制在拔节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