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顶级监控手段不联网也能窃密
2014-01-28 22:57:52
据现代快报消息 据美国媒体日前报道,美国国安局(NSA)能够将一种秘密技术成功植入没有联网的电脑,对其数据进行任意更改。这个被称为“量子”项目的技术经常的攻击目标就是中国军方的电脑系统。
物理窃取
不联网的电脑也不安全
这项被称作“量子”项目的技术自2008年以来一直在使用,即使计算机没有联网,美国当局也可以通过无线电波入侵,并且发动攻击,中俄军方等均在监控之列。
报道称,该技术主要依靠事先被装置在电脑内的微电路板和USB连接线发送出的秘密无线电波来实现监控目的。即使该电脑完全不联网,NSA特工操控的电脑也可在12公里之内与该电脑“交流”,传输恶意软件,篡改及窃取资料。有时,NSA还会通过设置在监视目标附近的中继站接收无线电波。为此,美国通过个别企业在中国设立了两个数据中心,以方便情报机构将恶意软件植入中国的目标电脑系统。
对此,复旦大学网络安全专家沈逸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这项技术从本质上说属于“物理”入侵,即需要间谍接触到对方电脑,然后将监听软件放置到电脑内。
安天实验室首席架构师、中国互联网协会信息安全专委会委员肖新光表示,此次所曝光的攻击方法并不具有普遍意义,这种情报作业方式针对高价值目标。一般性的民众和企业,恐怕都不会受到这些特种设备的“眷顾”。
较难防御
通信加密不足以应对
肖新光表示,从传统的角度来看,为了避免保密网络的信息泄露,通常采用一些电磁屏蔽的防护手段。“其防护是特定频段的,并不是全频段的,这种专用的发射源在初始设计中,会选择可以穿透屏蔽机房和屏蔽建筑的频段。目前来看,只有采用达到一定厚度全钢板封闭焊接的保密机房才可以防护完整的无线电频段。”
肖新光表示,通信加密对针对端的攻击是没有作用的,正因为对加密通信数据的破解可能代价较大,多数窃密攻击都是针对端的。
肖新光分析称:“4G带来的带宽增长,也导致了传统窃密中信息外传的速度瓶颈消失,一旦内部信息系统被突破,信息窃取的效率会大大增加。”同时,肖新光认为,美国已经开始向“网络中心战”的军事战略思想过渡,这个需要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