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河南最美护士”20名候选人事迹简介
2014-03-21 02:40:12
13.郑向俭,女,37岁,邓州市中心医院神经内科护士长
主要事迹:连年被评为先进工作者、邓州市十佳护士、南阳市优秀护士、优秀共产党员和优秀护理管理工作者。
邓向俭从事护理工作近20年,无论是在内科、外科,还是儿科、传染科;无论是一名护士,还是护士长,都深深热爱本职工作,立志以护理前辈南丁格尔为榜样,把患者利益放在首位。担任护士长后,她处处以身作则,率先垂范,注重自身素质的提高,重视护理管理,严防差错事故的发生,确保了护理安全,在岗位上以严谨的工作态度、精湛的护理技术为患者提供优质、安全、高效、全方位的护理服务,以爱心、耐心、热心、细心、诚信对待每一位患者,以燃烧自己、照亮别人的南丁格尔精神和无私奉献的高尚情操捍卫人民健康。
10.杨迎春,女,35岁,河南省沁阳市柏香卫生院内科护士长
主要事迹:每年都能高技术标准、创造性地出色完成各项护理任务,从未出现过任何差错,为医院赢得了良好的声誉。因此,她连续多年被评为“优秀护士”,多次荣获“先进医务工作者”等荣誉称号。
她经常说:病人住到了我们科室,就是我们的亲人,我们是他的希望,我们一定要把他当亲人对待,要对得起我们这一身圣洁的白大褂。2011年8月份的一天早上刚上班,从门诊抬来了一名满脸是血的外伤患者。42岁的患者是湖北省襄阳市黄龙镇人,独自一人出来闯荡不幸得病,举目无亲。得知这一情况后,她马上和患者家里取得联系。住院第三天,患者病情稳定回家治疗。并在康复后打来感谢的电话。作为科室护士长,她脏活、累活带头干,在全科的口碑很好。
18.谢梦,女,28岁,河南省洛阳市正骨医院脊柱二科护士
主要事迹:为了给患者提供更贴心、更人性化的服务而呕心沥血。2013年,四川省雅安市芦山县发生7.0级地震,正在家里休息的谢梦作为一个志愿者奔赴灾区,致力于灾后群众的医疗服务、心理抚慰工作,帮助灾区人民重建家园。
5年前,谢梦以优异成绩从河南大学护理专业毕业,成为河南省洛阳市正骨医院脊柱外科的一名白衣天使。工作中,她注重从护理方面减轻患者的痛苦,利用业余时间在郑大护理在职研究生班深造。她还带领科室内低年资护士与实习生一起学习,为科室营造了良好的学习氛围。四川省雅安地震中,谢梦前往灾区参加抗震救灾,从雅安返回洛阳后又匆忙赶往郑州,为她在灾区见到的先心病患儿张思睿寻找愿意免费接收治疗的医院,河南省胸科医院最终同意接收小思睿。
04.闫慧颖,女,47岁,郑州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河南省肿瘤医院)主管护师
主要事迹:在全省护理队伍中率先取得了造口治疗师协会(WCET)颁发的国际造口治疗师(ET)的资格证书,造福于患了肠道肿瘤的“造口人”。
1987年,闫慧颖来到河南省肿瘤医院,从事外科护理工作,最先来到头颈科,经过3年历练被调到护理工作最为繁重的普外科,走过了20多个年头。在普外科有一个特殊的患者群体,因肠道肿瘤生长位置的影响,治疗时不得已将肠管的一段引出到体表,在腹部做人工造瘘,形成一个开口,便于肠道排泄物的输出。不管工作生活,这些患者随身都要带着一根管子、一个袋子,他们被称为“造口人”。造口治疗师是一个特殊的职业,整天与粪便、脓液、体液打交道,加上恶臭、刺鼻的气味,常人遇到都要躲避,闫慧颖却在全省护理队伍中率先取得了国际造口治疗师资格证书。闫慧颖的婆婆患脑血栓,闫慧颖17年如一日,在自己同样身患重病的情况下,承担起照顾婆婆的重任。
03.孙晓林,女,35岁,南阳市中心医院普外科护士长
主要事迹:南阳市唯一的“国际造口治疗师”,填补了南阳造口治疗的空白,每天面对“造口人”散发的恶臭和腐烂的伤口,精心治疗,并且在社会上发起各种关注、帮助造口患者的公益活动,帮患者找回生存的尊严。
2009年4月,孙晓林被派往英国伦敦国王大学护理学院学习。参观伦敦的各大医院时,强烈的人文关怀气息、先进的护理方法和理念震撼着她,也更加深入了解了“造口师”这个护理职业。她决定要成为一名合格的造口师,去帮助那些被病痛折磨着身体和心灵的患者。由于她经常弯腰,10多年下来她的腰椎变了形,而当遇到一个有复杂并发症的造口时,她还得忍着腰疼和恶臭弯腰处理长达半小时。迄今为止,她先后357次为行动不便的患者出诊。她带领同事成立了“南阳市造口专科护理小组”,节假日免费为造口患者出诊。
17.曹平辉,女,40岁,漯河市第六人民医院心内科护士长
主要事迹:先后荣获武汉分局技术比武外科组第三名、武汉铁路局优秀护士、郑州铁路局优秀团员、漯河市急救技能大比武创伤院前急救技术第二名、漯河市优秀护士等荣誉称号,在抗击非典的战斗中被全国铁道团委评为铁路防治非典型肺炎工作优秀青年。
从入院到出院,她为每个患者都制订出符合病人实际的护理计划,注重认真细致地观察病情,严格执行护理措施,一旦发现病情变化的迹象便报告医生并积极与医生配合,恰当地对患者进行处理。对新入院、病情较重的患者,她每天都要去看上几遍,给他们翻身、拍背、指导康复,用自己的行动践行着“亲情护理”的服务理念,使科室住院病人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由87%提高到99.3%以上。正是在她这种忘我工作精神的引领下,心内科成为漯河市优秀特色科室,科室也由建科时的30张床位发展到现在的60张床位。
14.胡爱娣,女,享年51岁,生前系郑州人民医院医疗集团郑州市九院护理部主任
主要事迹:2010年10月,患结肠癌后,胡爱娣边化疗边工作,在周末加班的道路上、在夜间查房的队伍中、在千余人的高校体检现场都能看到她瘦弱的身影。2013年12月8日,在上班途中,突发脑出血,经多方医治无效,于2014年1月6日病逝。
在追忆胡爱娣生前的时光时,“身材瘦弱、内心强大”是她留给同事们的直观印象。不管是从3年前被确诊为直肠癌,还是再向前追溯,坚持南丁格尔精神,站好每一班岗,是胡爱娣终其一生的准则。在开展优质护理服务活动中,胡爱娣每天数次深入病区,摸排情况,检查问题。病重住院期间,院领导给她发短信问候,胡爱娣回复:“护士在搬动我的时候,我很难受,咱们医院也要改进这种搬动方式。”每天的短信问候变成了工作探讨。每次化疗一结束,她就忍受着脱发、呕吐等各种不适,投入到日常工作。
12.周明丽,女,31岁,信阳市中心医院急诊科主管护师
主要事迹:在2011年全省急救技术比武中获得单项比赛一等奖,全市急救技术比武中荣获“运动中静脉输液”特等奖。
她是省、市、院应急救援队的成员之一,2012年曾奔赴“5·28”与“7·22”京港澳高速信阳段大型车祸现场,参与紧急救援,两起车祸均发生在凌晨四五点。接到紧急救援任务后,睡梦中的她迅速赶到医院和所有参加救护的同事奔赴车祸现场,混乱的场面惨不忍睹,紧张的气氛令人窒息。她第一个冲进伤员里,和同事们一起先将重伤员抬上救护车。3个多小时里,她一刻也没有停歇,直到最后把患者全部安全转送,圆满完成救治任务。
01.仵荣会,女,50岁,河南省人民医院护士
主要事迹:曾获河南省人民医院护士岗位技能操作竞赛奖、科学技术进步奖项、天使礼仪风采大赛奖项、优秀带教老师、优秀工作者等荣誉称号。
工作30年来,仵荣会任劳任怨、恪尽职守、严于律己、宽以待人、乐观积极、勇于担当,积极投入护理志愿者工作,勇于承担、自发报名参加抗击非典、汶川地震抗震救灾等应急任务,具有丰富的临床经验和带教技能,培养了大批临床优秀护理骨干及护理管理者;积极参与临床创新及发明,发表文章10余篇,一心为患者解决难题,深受患者及家属的一致好评。
16.高红霞,女,38岁,濮阳市油田总医院儿科护士长
主要事迹:带出一支优秀的儿科护理团队,探索出多项新技术,连续多次被评为濮阳市优秀护士、院十佳护士、岗位明星。
20年来,高红霞所在的儿科由最初的42张床位、十几名护士发展到现在的近300张床位、83名护士,分别由儿科监护室、普通病房、康复病房3个护理单元组成。科室年门诊量、出院患者数达到全院工作量的1/6左右。高红霞具有扎实的专业理论知识和较强的综合能力,对本专业有较深的研究和独特的见解,能运用新理论、新技术、新方法解决本专业领域关键性技术难题;掌握本专业的各项操作技能、各种危重患儿的急救护理技术;还通过不断学习国内外先进技术和新知识,带领出一支具有良好专业素质和过硬专业技能的护理队伍,先后开展了小儿PICC置管术、腋静脉置管术等多项技术,为患儿的成功抢救提供了有力保障。
09.杜婧,女,32岁,开封市中医院病区护士长
主要事迹:全国中医院优质护理服务先进个人,先后荣获院级优秀共产党员、十佳服务标兵等称号,2010年被评为卫生系统优秀护士,2012年被评为卫生系统优秀共产党员。
杜婧不断开发中医药特色治疗及护理方法,科室开展中医护理操作10余项,如:中药熏蒸法、中药浴足法、中药直肠滴入法、中药离子导入法、中药封包、艾炙疗法穴位注射等,并每月针对上述特色疗法开展情况进行分析总结,做好疗效评价,发现问题提出整改措施,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同时,围绕发挥中医特色优势和临床路径的开展,制定相应的服务计划。针对骨伤科特色病症制定系统的中西医立体化的综合教育模式,帮助患者规范治疗、用药、康复锻炼、定期检查,从而提高疗效。
11.陈红霞,女,43岁,许昌市中心医院神经内科一病区护士长
主要事迹:2009年,担任临时成立的手足口病病房护士长,近千名手足口病患儿痊愈出院。让患有精神病满头虱子的无名女性患者恢复清秀面貌。
2005年,陈红霞还是许昌市中心医院CCU的一名普通护士。一天上午,她正在值班时,120送来一名患有精神病的无名女性患者,意识不清,全身又脏又臭,满头虱子。看到这些,陈红霞毫不犹豫地挽起衣袖,剪发、洗头、脱衣、擦身、更衣……两个小时过去了,刚才还蓬头垢面的患者已经变得面目清秀。2009年4月,许昌市中心医院成立手足口病病房。陈红霞担任该病房护士长。半年的时间内,她没有好好休息过。在陈红霞带领的护理团队的精心照料下,近千名手足口病患儿痊愈出院,近百面锦旗由患儿家属送到了病房。
20.魏瑞丽,女,51岁,郑州大学第二附属医院神经科党支部副书记、神经内科护士长
主要事迹:临床和科研技能均属一流,获得省市级科学技术成果奖2等奖1次,三等奖1次,参与研究HPS2牛津-阜外国际大型合作研究,曾获得“郑州大学优秀共产党员”、“优秀护士”、“郑州大学第二附属医院爱心大使”等多项荣誉称号,撰写论文发表在省级、国家级、核心期刊20多篇。1980年参加工作至今,魏瑞丽一直在临床第一线从事护理工作。30多年来一直工作在神经内外科,致力于发展护理事业,深入开展优质护理服务,始终以一名白衣天使高度的责任感,全心全意为患者服务。神经内科患者病情重,危重患者多,卧床患者多,基础护理工作任务重,护理工作又脏又累。魏瑞丽带领全体护士不怕脏、不怕累,高质量严要求地完成护理工作。
02.刘敏,女,39岁,郸城县人民医院感染病区护士长
主要事迹:经常资助贫困艾滋病患者,帮助解决其家庭困难,被患者亲切地称为“郸城濮存昕”,获省科技成果二等奖,专著付梓出版。
个别患者因为对生活失去信心,不积极配合治疗,甚至刁难、辱骂医务人员的现象也时有发生。每当这时,刘敏总是第一时间拦在中间,耐心给患者解释。一次,一位艾滋病患者冲动之余,一把将刘敏推倒在地,她的头碰在尖锐的椅子角上,鲜血当场就流了出来。刘敏站起来捂住伤口,心平气和地继续和患者沟通。直至患者的情绪稳定下来,回到病房配合治疗,刘敏才在同事的帮助下,包扎还在流血的伤口。刘敏热心公益事业,医院定期组织的下乡义诊,或是到敬老院、孤儿院免费体检,都能见到她忙前忙后的身影。工作之余,刘敏精心照顾瘫痪婆婆近10年,老人没有得过一次褥疮。
15.赵辉,女,50岁,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护士长
主要事迹:2008年在抗震救灾工作中,作为全省护理先进代表,在卫生厅组织的“心向汶川建功后方”的全省巡回工作汇报中进行演讲;2010年在卫生部推广的“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活动中,创建了优质护理服务长效工作机制。
赵辉从事临床护理工作27年,副主任护师,现任郑州大学护理学院特聘教授,郑州市骨科护理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河南省护理学会骨科护理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河南省医学会骨科专业委员会护理/康复学组组长,中华医学会骨科专业委员护理康复学组委员,连续多年被评为“优秀护士”、“优秀护士长”、“优秀共产党员”、“优秀党务工作者”等,2011年获得“卫生部优质护理先进个人”荣誉称号;所领导科室连续多年被评为先进科室;2008年爱心病房被评为“全国巾帼文明岗”,2011年被评为“卫生部优质护理先进病区”,2012年被评为“卫生部优质护理示范病区”。
05.吴昕,女,47岁,河南省中医院妇产科护士长
主要事迹:收养两个孤儿,2006年被河南护理学会评为首届“河南省优秀护士”, 2010年12月被中国民主促进会河南省委员会授予“民进全省优秀会员”称号,2003年以来发表有关医学、护理论文10篇, 1项科研成果于2007年获得河南省中医管理局颁发的一等奖,2010年荣获河南省科技进步奖二等奖。
1995年,吴昕收养了两个年幼的孤儿,并将孤儿当做自己的孩子对待,至今已近20年了。她让两个孩子享受到了家庭的温暖,得到了正常的教育,得以健康成长。如今,大孩子已参加工作,小孩子正在大学读书。工作中,吴昕大胆开拓,积极探索管理新途径,科学化、制度化、精细化管理科室,提高护理质量。参加工作20多年来,吴昕一直在临床一线工作。她无论在哪个科室工作,都坚持将自己的手机号码给每一位患者,随时为患者或婴儿家长提供咨询和指导。她创造了医院的两项纪录——患者对她个人零投诉,对她所负责的科室护理工作零投诉。
19.韩雪迎,女,34岁,商丘市第一人民医院急诊科护士长
主要事迹:在非典、手足口病、甲型H7N9禽流感及其他公共卫生事件紧急救治中,均以身作则、冲锋在前。曾先后被评为五星级护士、院十佳护士、优秀技术能手、优质护理服务标兵等,连续两年参加市级、省级急救大比武均获得一等奖的好成绩,荣获河南省“五一劳动奖章”。
工作之余,她大量阅读及查看最新急救知识,工作中苦练基本功。她擅长急危重症患者抢救、重大突发事件紧急救援、急诊常见病、多发病、急危重症的护理。作为工作在一线的急诊人员,韩雪迎时刻处于待命状态,手机24小时保持畅通,接到险情总是第一时间到达工作岗位。近14年的急诊工作生涯中,在家过除夕的日子屈指可数。长时间高强度的急诊抢救工作,使她患上了颈椎间盘突出症,腰肌劳损,膝关节积液、变性强直。根据急诊科工作特点,韩雪迎进一步修订完善了急诊工作制度、工作流程、急诊专科应急预案、抢救指挥示意图等200余项,确保了急诊工作有章可循,有制度可依。
08.杜丹,男,35岁,河南科技大学第五附属医院(洛阳市第五人民医院)精神科副护士长
主要事迹:优秀的精神科男护士,抗击非典先进个人,院五星级护士,卫生局服务标兵,作为业务骨干被选派到西安空军医院、北京回龙观医院进修。
精神病患者是一类特殊的人群。来精神科的第一天,杜丹上午给一个精神病患者洗头,下午就被他抓伤了手背。当时杜丹很委屈,护士长告诉他,来精神科工作就是这样。面对社会公众对男护士的不理解,杜丹坦然以对。当时,别人给杜丹介绍女朋友,一听说是男护士,连面都不见,更别说精神科男护士了。杜丹与现在的爱人恋爱时,也向她隐瞒了职业。几个月之后实在瞒不住了,就真诚地告诉了她。杜丹的爱人从惊讶、失望,慢慢地接受了杜丹。一直到现在,能得到爱人的理解,杜丹都很感动。但是对杜丹来说,最受感动的还是得到患者的肯定。
06.张盼盼,女,27岁,河南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护士
主要事迹:年轻热情的护士和老师,被评为“最满意的带教老师”,获得医院第四届中青年优质课大赛一等奖、河南科技大学第六届青年教师教学比赛(实验教学)一等奖,医院第二届职工科技创新大赛三等奖,参与《外科学实验基础》的编著,申请专利一项。
她于2010年参加工作。在手足口疫情最严重时,她调入手足口病重症监护室支援,曾获得“德技双星”、“服务明星”、“青年岗位能手”等称号。她担任临床带教负责人,河南科技大学《护理管理学》、《护理心理学》助教,《基础护理学》实验教师,济源职业技术学院《护士人文修养》、《基础护理学》理论和实验教师。科里有位83岁的肺癌患者,张盼盼每天都来帮他翻身拍背,按摩受压部位,精心护理为患者倾注了大量关爱和心血。
07.李伟丽,女,45岁,郑州人民医院医疗集团重症监护室护士长
主要事迹:创建了医院重症监护室并坚守了15年,在她的带领下,ICU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目前已发展成为开放床位24张、年收治患者1000多人、抢救成功率85%以上的科室,把无数个濒临死亡的危重患者从死亡线上拉了回来。
在护理岗位上,她耐心细致、任劳任怨,长年的劳累使她落下了头晕、腰疼的病根,而每次犯病,她都仅做短暂的休息便继续投入工作。15年来,她把自己的毕生所学毫无保留地传授给带过的每一个人,并培养了8位护士长,现在都成为医院护理队伍的中坚力量。她有一个“超能力”——能记住每个患者的情况。不管患者多少,随时问起来,每个患者的各项指标到病情变化,她都对答如流。她凭借着对护理事业的执着与热爱,成为重症监护室里的“长明灯”,是重症监护路上的领跑者。
日前,经过认真组织、策划与初评,2014“河南最美护士”20名候选人名单产生。
20名候选人是,河南省人民医院仵荣会、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赵辉、河南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张盼盼、河南省肿瘤医院闫慧颖、郑州大学第二附属医院魏瑞丽、河南省中医院吴昕、河南省洛阳市正骨医院谢梦、邓州市中心医院郑向俭、郑州市第九人民医院胡爱娣、郑州人民医院李伟丽、河南科技大学第五附属医院(洛阳市第五人民医院)杜丹、南阳市中心医院孙晓林、沁阳市柏香卫生院杨迎春、许昌市中心医院陈红霞、漯河市第六人民医院曹平辉、濮阳市油田总医院高红霞、商丘市第一人民医院韩雪迎、开封市中医院杜婧、郸城县人民医院刘敏、信阳市中心医院周明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