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RB01版: 日报01版
          

壮大产业集群推动转型升级———近年来我市产业集聚区发展综述




□本报记者 张心致

 

分则弱、聚则强。产业发展亦是如此。

经过近几年的发展,我市规划建设的宝山循环经济产业集聚区、鹤淇产业集聚区、金山产业集聚区、浚县产业集聚区已经形成规模,集聚效应更加凸显,犹如四驾动力十足的马车拉动着全市经济社会的发展。

“在2013年全市固定资产投资中,4个产业集聚区就占了一半的份额,另外,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税收占比都几乎是50%,这充分说明产业集聚区已经成为全市经济发展的主力军。”3月31日,市发改委副主任、市重点项目建设办公室主任万学锋表示。

 

引进龙头企业

带动集群发展

 

富士康(鹤壁)科技园是我市近年来重点推进的大项目之一,其创造的项目建设快、质量高的“鹤壁速度”让富士康集团领导层不禁称赞。

项目位于鹤淇产业集聚区内,规划6个生产区。一期总投资50亿元,包括3个生产区。其中A区总概算投资13.6亿元,主要生产智能手机、笔记本电脑、平板电脑、相机外壳等金属镁精深加工产品。

项目于2013年年初开始基础施工,在有关部门和县区的全力服务下,经过抗严寒、战酷暑的奋力施工,于当年11月A区8栋厂房和11栋附房以及所有道路、管网等基础设施全部完工交付使用,并在月底实现投产。不到一年的建设速度和优质的工程质量,让前来考察的富士康集团领导对我市的发展环境给予高度评价。目前,项目产量正在逐步提高。截至去年年底,富士康鹤壁)科技园已生产248万件电子书和手机内构架,营业收入2350万元。另外,后期项目的建设前期工作也已启动。

在宝山循环经济产业集聚区,年产60万吨甲醇、年产10万吨1,4-丁二醇、年产45万吨电石等多个投资大、质量好的现代煤化工项目先后建成投产,不仅为企业赢得了丰厚的利润,也提升了我市煤化工产业的发展层次和水平。当前,项目建设还在一路前行——聚四氢呋喃、丁二酸酐等项目正在紧张施工,计划今年竣工投产。同时,其他煤化工项目也已落地或正有序推进,这其中就包括“十二五”期间我省上报国家发改委最大的工业项目——中国石化河南能源鹤壁煤化一体化项目。

据市重点项目建设办公室统计,目前,4个省级产业集聚区已累计入驻项目749个,其中不乏海能达通信、航盛电子、地恩地集团、华晨汽车等一批在业界有影响力的龙头企业。

仅去年一年,就有15个超20亿元的大个头项目在集聚区落地——

生产光学膜、尼龙膜的华塑高分子新材料产业园,投资50亿元,于去年年底落地金山产业集聚区;

中国企业500强的侨兴集团在金山产业集聚区投资30亿元,将智能终端、卫星通信、物联网信息平台、半导体芯片等产业转移至此;

投资35亿元的晋能集团豫北煤炭物流储备加工基地、投资60亿元的华漫文化旅游城等项目的落地,将为我市工业发展提供完善的配套服务;

…………

“产业集聚区已经成为我市承接产业转移的主战场和对外开放的重要窗口。”市商务局局长蔺其军介绍,5年来,产业集聚区招商引资已累计到位资金806亿元,实际利用境外直接投资17.3亿美元。

培育产业集群

推动转型升级

产业聚则城市兴,产业集群的规模和集聚水平决定城市竞争力的高低。

如何让产业集群集聚效应更加凸显?对此,市委、市政府提出,以链条延伸、精深加工为重点,改造提升传统主导产业;以技术引领、高端突破为重点,做大做强新兴先导产业。

电子信息产业是我市的新兴先导产业。近年来,我市通过引进一批“高、大、上”(高端大气上档次)的项目,让产业竞争力不断增强。

位于金山产业集聚区的鹤壁航盛汽车电子工业园,由国内汽车电子龙头企业——深圳航盛电子股份有限公司投资兴建,于2011年落地,2012年建成,2013年春正式投产。

“去年合计生产产品将近40万台(套),产值为3亿元,主要供应商有郑州日产、东风日产。”3月18日,鹤壁航盛汽车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助理耿雷介绍,在航盛全国的布局中,鹤壁航盛被定位为一个高端产品的生产基地。

  在航盛的周围,还有仕佳光子公司光分路器芯片项目,填补了国内空白,列入了国家863计划,去年4月份投产以来,目前国内市场占有率超过30%,今年的目标是将占领国内一半的市场;对讲机及无线通信系统国内第一品牌——深圳海能达公司建设的军工电子产业园一期厂房已建成投用,很快将实现投产。再加上不久前签约的侨兴科技产业园、英国英资高端智能电子印务、英资蓝牙传感器项目等项目,一个全省乃至全国具有一定影响的电子信息产业基地正在形成。

       (下转第二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