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RB04版: 日报04版
          

在辽宁省抚顺望花区有困难就找俱乐部

□新华社记者 赵洪南

  在抚顺雷锋纪念馆坐落的望花区,有这样一个专门为好人而成立的俱乐部——望花好人俱乐部。有困难就找俱乐部,已经成为这里居民的一种习惯。

亓桂香是望花好人俱乐部的成员之一,今年54岁,家住抚顺市望花创业园区五老社区,她是街坊邻居口中的“好大姐”。从2006年起,亓桂香就一直坚持义务照顾社区里的残疾、智障人士和几个贫困家庭。

亓桂香的邻居徐秀梅在2009年得了脑血栓,瘫痪在床,加上先天语言残疾,无法与人交流,丈夫去世多年,年近40岁的儿子王斌不仅智障,还患有肌无力,全家只能靠低保维持生活。

第一次敲开徐秀梅家的房门,亓桂香被一股刺鼻的气味熏得几乎窒息,沾着粪便的衣物、被褥等凌乱地堆满房间每一个角落。掀开被褥,徐秀梅身上的褥疮清晰可见。徐秀梅的儿子则瘫坐在地上,望着天棚发呆。

看到眼前的一切,亓桂香下定决心帮助他们。她弄了个大盆,接上自来水管,坐在楼门前把徐家所有脏衣物、被褥彻底洗了一遍。此后,她每天早、中、晚都会准时到徐家,帮徐秀梅翻身、清理大小便、梳头洗脸。

多年来,得到亓桂香照顾的残疾人还有很多,她经常会给他们买糖、水果、衣服,甚至还帮他们洗澡、淘厕所……

“在望花好人俱乐部,还有很多像亓桂香这样的好人。”望花区好人俱乐部活动策划部副部长杨宇红说,从2013年成立至今,俱乐部已经拥有成员560人。只要有人需要帮助,他们就会第一时间去解决。

王增琪是望花好人俱乐部光明爱心服务队的队长,自从1996年退休后,就在社区当起了志愿者,义务为居民提供法律援助,一干就是十几年。

2009年4月的一天,王增琪的老伴因病住院,他正在护理期间,居民老霍找到了他,说自己的弟弟因患有肝坏死在市传染病医院病危,临终前要立遗嘱,因为怕被传染,老霍请的几个人都不愿去医院。

王增琪听后二话没说,跟着老霍就来到传染病医院。王增琪根据老霍弟弟的真实意愿,为他无偿代书立下遗嘱。

十几年来,王增琪为居民上法制课长达1500余课时,义务撰写法律文书189份,庭外调解150余次。

在雷锋精神的发祥地和雷锋的第二故乡抚顺,望花好人俱乐部的好人们用他们对雷锋精神的坚守告诉大家:学雷锋已经融入他们的生活,做好事已经成为一种习惯。(据新华社5月18日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