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韵文潜同游王舍人园(北宋)黄庭坚
2014-05-21 00:20:05
移竹淇园下,买花洛水阳。
风烟二十年,花竹可迷藏。
九衢流车马,相值各匆忙。
岂有道边宅,静居如宝坊。
幅巾延客酒,妙歌小红裳。
主人有班缀,衣拂御炉香。
常恐鷤(tíjué)鸣,百草为不芳。
故作龟曳尾,颇深漆园方。
初开蜗牛庐,中置师子床。
买田宛丘间,江汉起滥觞。
今此百亩宫,冬温夏清凉。
身闲阅世故,宇静发天光。
安肯声利场,牵黄臂老苍。
张侯笔瑞世,三秀丽斋房。
作诗盛推赏,明珠计斛量。
扫花坐晚吹,妙语益难忘。
重游樊素病,捧心不能妆。
来日犹可追,听我歌楚狂。
(选自《全宋诗》卷984)这是步北宋诗人文潜某首诗的韵写的五言古体诗,并同他一起游王舍人园。王舍人园里竹移于淇园,花购自洛阳,经过二十年的生长发育,这里花竹茂盛,游人繁多,酒家殷勤,歌女曼妙。王舍人归隐山林,花竹为伴,耕田狩猎,淡泊名利,坚守节操,远离官场,写诗著文,尽情享受田园生活。诗人对这种生活方式由衷地赞颂和羡慕之情溢于言表。由“来日犹可追”可知诗人对逝去的日子的追悔,由“听我歌楚狂”可知诗人对现实的不满。明显地表达出诗人对田园生活的渴望和决心。
“次韵”:依次用所和(hè)诗中的韵作诗。也称步韵。“文潜”:北宋著名诗人张耒,字文潜。“舍人”:也是古代官称。“迷藏”:游戏名,也称捉迷藏,此指花竹枝叶繁茂,可以藏身。“九衢”:四通八达的大道。“相值”:相遇。“宝坊”:藏书楼。“幅巾”:借代酒店主人。“小红裳”:借代歌女。“御炉”:御用的香炉。“鷤”:杜鹃鸟。“龟曳尾”:典出《庄子·秋水》,庄子于濮水垂钓,楚王派使节请庄子辅政,庄子头也不回地说:“走开!我宁可像乌龟曳着尾巴在泥水里爬!”表达了不与统治者合作,而甘愿享受生命与自由的态度。“漆园方”:庄子的方法,漆园,指庄子。《史记·老子韩非列传》:“庄子者,蒙人也。名周,周尝为蒙漆园吏。”“蜗牛庐”:或叫蜗舍、蜗庐,即草棚。“师子床”:佛之座床,佛为人中师子,佛之座床为师子床。“宛丘”:地名。古宛丘地为春秋时陈都,秦置陈县,隋开皇初改称宛丘县,清为淮宁县,即今河南淮阳县。“江汉”:长江与汉水之间。“滥觞”:江河发源的地方,水少只能浮起酒杯,今指事物的起源。“百亩宫”:百亩大小的宫室园林,指王舍人园。“安肯声利场”:哪肯沉溺于享乐与名利之场。“牵黄臂老苍”:手牵黄犬,臂举苍鹰。“张侯笔瑞世”:张侯用笔写书信于盛世。张侯,姓解,字张,名侯,战国时晋国大夫,曾辅佐晋文公重耳。重耳流亡中,介子推曾割股让其充饥。重耳登上王位时,介子推耻与争功者为伍,遂隐居。解张是介子推邻居,劝说他去请功封赏。介子推不以为然,就背着老母隐居到绵山中。解张写了封书信挂到城门上:“龙失其所,周游天下,众蛇从之。龙饥乏食,一蛇割股。龙返于渊,安其壤土。数蛇入穴,一蛇于野。”重耳看后,心中不安,乃寻介子推,为逼介子推下山领赏,以洗刷自己的忘恩之责,下令焚山。介子推宁死不下山,以生命捍卫了节操。重耳下令,以后每年这一天不准生火,以纪念介子推,称为寒食节。“三秀”:灵芝草的别名。灵芝一年开花三次,故又称三秀。“丽斋房”:使斋戒的居室漂亮。王宠(明)《送钱太常元抑祠祭显陵》诗:“斋房产金芝,玉醴出金井。”《楚辞·九歌·山鬼》:“采三秀兮於山间,石磊磊兮葛蔓蔓。”“樊素”:唐代诗人白居易有两个家伎名叫樊素、小蛮。“捧心”:典出《东施效颦》,言心痛病发而捂按。“楚狂”:战国时代楚国狂人接舆,他为表达对楚国政令的不满,斩断头发,四处流浪。
黄庭坚(1045~1105),字鲁直、号山谷,豫章洪州分宁(今江西修水)人,北宋著名诗人,江西诗派开山祖,“苏门四学士”之首,与苏轼并称“苏黄”,著有《豫章先生文集》、《山谷全集》、《豫章先生词》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