浚县新闻
2014-05-23 00:49:10
眼下正是西瓜管理的关键时机,图为5月21日,王庄镇西枣林村村民抢抓农时进行田间管理。卢新娟 摄
□邱文正
“以前,村上班子不团结、闹矛盾,对村上的事情不关心,群众意见很大。干部调整后,带领群众调整种植结构,整修村内主要道路,开展村容村貌整治活动,变化是一天一个样……”浚县新镇镇邢固村党员高金学深有感触地说。
今年以来,浚县以基层组织专项治理行动为载体,落实县级党员领导干部联村、县直单位干部驻村、乡镇(街道)机关干部包村等措施,深入开展46个软弱涣散党组织集中整顿工作,形成了合力推进集中整顿的工作格局,有力夯实了基层基础。
县级领导干部联村
解信访稳定难题、
解社会民生难题、解经济发展难题
县委明确每名县级党员领导干部联系分包一个软弱涣散党组织,负责督促指导软弱涣散党组织整顿转化升级,帮助解决工作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解信访稳定难题。变群众上访为干部下访,及时解决群众的合理诉求。共接待来访群众150多人,解决群众反映最强烈的问题38个,解决矛盾纠纷29件、信访2件。
解社会民生难题。积极协调有关部门,切实解决了一批群众关注的民生问题。县级党员领导干部先后帮助软弱涣散党组织村解决群众反映的修路、吃水、用电等民生问题60多件。
解经济发展难题。与乡镇(街道)、村一起合力攻坚,使影响农村经济发展的问题得到了有效解决。先后帮助软弱涣散党组织村整修农田生产路2万多米,打农田机井6眼,配备变压器3台。
县直单位干部驻村
建基础设施、
建致富项目、建发展规划
组织县直单位的驻村干部与软弱涣散党组织开展结对帮扶,通过建一批基础设施、建一批致富项目、建发展规划,提升农村基层组织建设整体水平,促进软弱涣散党组织的转化升级。
建基础设施。积极发挥县直单位优势,采取政策扶持、向上争取等措施,充分调动社会各方面力量,为软弱涣散党组织村基础设施建设提供强大支持。县社保局驻村干部多方争取资金16万元,整修小河镇后下滩村村内道路1700米;筹措资金1万多元实施了自来水改造工程,解决了群众出行难和吃水难的问题。
建致富项目。依据软弱涣散党组织村的产业基础,帮助流转土地,帮助协调资金,帮助解决问题,促使一批致富项目顺利实施。新镇镇邢固村盐业局驻村干部配合村党支部班子利用本村土地资源,大力发展芦笋种植,并多方联系销路,目前该村已发展芦笋种植2000多亩,带动50多户群众增收致富。
建发展规划。结合软弱涣散党组织村的特点和优势,帮助村级党组织进一步理清发展思路,明确主导产业或发展重点,因村制宜,因地制宜,研究制定发展规划和工作计划,先后帮助软弱涣散党组织村制定工作举措190多条。
乡镇(街道)机关干部包村
抓思想整顿、
抓班子配备、抓制度建设
各乡镇(街道)党(工)委共选派工作队46支,工作队员161名,组成软弱涣散党组织整顿工作组,包村开展整顿工作。
抓思想整顿。通过加强思想教育、能力帮扶等措施,着力增强村级班子的凝聚力和战斗力,提高村级党组织的服务意识和服务能力。各工作队先后组织村党支部成员和党员集中学习《党章》、农村政策法规等80多次,培训人员达400多人(次)。
抓班子配备。把选优配强党组织领导班子特别是党组织书记,作为软弱涣散党组织村集中整顿工作的重点来抓,通过内选、回请、下派等多种方式,配齐配强村党组织书记和村级领导班子。目前,共内选支部书记3名,回请1名,选派4名。
抓制度建设。以加强村级组织工作制度规范化建设为重点,着力规范村级组织运行,提高村级组织的公信力和凝聚力。屯子镇三角村通过完善村级组织工作制度、运用“四议两公开”工作法解决村内重大事项等措施,使村级各项工作得以顺利开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