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名师为龙头 让学生唱主角——记全面发展中的鹤壁市第七中学(二)
2014-05-27 00:20:57
学校领导班子
体育节上,学生进行篮球表演
学生自主检查大课间活动
学校举办美术展
健全机构
逐步实现学生管理自治
在广泛宣传发动、自愿报名、教师考察的基础上,学校政教处和团委采取竞争答辩的方式,从七年级新生中选拔学生干事,从八、九年级干事中选出主席、副主席及各部部长,组建了新一届学生会。
新学期我校学生会组织机构全面健全,形成了一套完善的学生会干部管理制度和学校自治管理系统。学生会在政教处、校团委直接领导下开展工作,除设主席一名,副主席两名外,下设“九部”,分别为:学习部、文宣部、科技部、卫生部、体育部、宿管部、财管部、纪律部、安全部,各部有明确的职责分工。校领导、政教处主任对各部学生定期进行指导培训,确保学生会成员具有相应的自治管理能力,通过学生会带动全校学生参与学校管理,逐步向学生自治管理迈进。
学生会积极协助学校开展各项活动,各部部长带领本部干事履行本部职责,各部成员每天对全校班级进行常规内容检查。如,每周一早晨,纪律部成员负责检查升旗仪式中学生的表现。
学生会还通过设立“文明值勤岗”、“安全督察员”、“仪容仪表检查员”、“学雷锋小组”等带动学生参与学校管理。
因为管理自主,学校管理变成了“学生的事”;因为管理自主,学校里学生的学习由被动变成了主动,自己成了学习的主人,自己掌握自己的命运。学生会主席姚红兵说:“学生的管理自治促使学生养成了良好的行为习惯,校园整洁了、上操整齐了,打架斗殴的少了,团结互助的多了,学习气氛浓了……学校正逐渐探索出一条学生全面参与的管理之路。”
特色德育
助力学生管理自治
德育是教育的灵魂,是培养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的保证。增强德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教育的神圣使命。为此,学校领导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重,让特色德育助力学生管理自治。
七中积极探索生活化德育途径,努力打造“活动形式多样化、活动内容层次化、活动对象多元化、活动过程规范化”的德育活动格局,将活动文化融入学生学习生活的全过程,内化素质,外化行为,促进学生基本文明素养和自主、自治、自律、自强良好品质的养成,开创性地实施德育系列活动。
一是开展感悟班级主流价值观、感悟班魂活动。通过四个环节进行渗透拓展,以班级主流价值观立班魂,唱响班歌树班魂,优秀典型引班魂,班级文化悟班魂。
二是举行“我爱我家”、“我爱七中”感动校园评比活动。每学期开展“我爱七中”表彰活动,通过师生的典型事迹,让全校师生有所感动,让全校师生的心灵产生震撼。
三是进行感受亲情,激励学生勤学习活动。学校为学生设计“学生成长日记”,记录学生成长足迹。学校经常举行家校联谊活动,让学生与父母对话交流,感受和反思,把家长的希望内化为目标、责任和动力。
四是坚持感恩生活,肩负责任重基础活动。班主任带领学生回放学校生活,回顾走过的路,回味曾经的奋斗和汗水,体验生活的馈赠与踏实前行的脚步。学校还利用母亲节、父亲节、元旦和春节等节假日,为学生特别设计“孝心作业”,写一封感恩父母的信、说一句感谢父母的话、为父母洗一次脚、做一次新年晚餐、算一笔亲情账、向父母交流在校学习生活等。
教育即生活,生活即教育。“生活化”德育促进了学生的全面发展,更好地实现了学生的自治管理。
强化师德
努力做好师德培训
“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教师的使命不仅是教授学生知识和文化,教师本人必须有自己的道德准则。师德,永远是衡量一名教师最基本的准则;师德,永远是衡量教师价值的第一准则。
近三年来,围绕师德师风建设,学校每月至少安排一次主题培训活动,每个季度至少安排四次主题培训活动。培训内容既贴合时代要求,又前后形成完整的系统。学校先后利用校园网、教职工例会进行全体教职工师德师风建设宣传,树立我校教职工良好的职业形象。在全体教职工中推广学习雷锋精神,学习雷锋奉献、敬业、创新、创业的精神;在全体教职工中推广学习全市教育系统工作会议精神,组织全体教职工进行“九比一争”活动;组织全体教职工集体收看《寻找最美乡村教师颁奖典礼》;组织全体教职工向我校初三毕业班教师学习,学习他们公而忘私,一心一意扑在学生身上、扑在教学岗位上的先进事迹;组织全体教职工对程相文同志先进事迹进行学习;组织全体教职工对最美女教师——张丽莉老师的感人事迹进行持续系统的学习;组织全体教职工学习国家特级教师王修德老师“爱教育事业、爱学校、爱学生、爱同事、爱领导”,甘愿吃苦毫不叫苦的精神……
通过师德师风系列教育活动和教师培训工作,极大地增强了教职工的师德师风意识,有效提高了教职工思想政治素质和职业道德水平,使教职工真正做到了为人师表、忠于事业、敬教乐业、尽职尽责、无私奉献、服从安排。
当张慧同学整队集合时突然晕倒,杨鸿振老师背起孩子箭步急行找校医;当张振利同学被学生误解在班里哭得很伤心时,白芳老师把她带回家中贴心安慰;当毕业班学生课业紧,有些学生顾不上吃早饭时,丁琳老师、李楠老师长期给这些学生煮鸡蛋、买早点;翻开学生的谈心本批改时,宋香玲老师、胡海娟老师、池兰兰老师感动地发现,学生们喊自己——“妈妈”、“姐姐”……
培育名师
建设优秀教师团队
独木不成林,一花不成春。万木成森林,万花才是春。
教师是学校的脊梁,是立校之基,发展之本。学校高度重视师资队伍建设,全力全面打造优秀教师团队。
学校拓展思路,深化改革,首先从实际处、从细微处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加大教师培训力度,努力打造高素质教师队伍,关注教师自身的积极成长,为教师的成长发展提供正能量,为我校教育的绿色、持续、健康发展提供保障。
学校积极实施“名师工程”,培养“四个一”教师:一批专家型教师、一批特长型教师、一批科研型教师、一批高素质管理型教师。形成以名师为龙头,以学科带头人为中坚,以教师素质全面提高为根基的梯形师资结构。学校还积极实施“青年教师建设工程”,以“拜师学艺、青功竞赛、双基考核、学生认可”的培养机制,推进青年教师“三年打基础、五年挑大梁、十年成名师”,促进青年教师更好更快成长。
把握方向
推进校园信息化建设
学校搭建校园信息化技术平台,实行班班通工程;新建了现代化多媒体电教室;为每位教职工配备电脑;全面建设鹤壁七中校园网;每位教职工都建有自己的电子信箱、博客。七中校园网从以前的形同虚设一跃成为点击量位居全市前列的优秀网站。
学校积极推行“无纸化”办公,明确要求全体教师利用个人教研博客,上交自己的教研计划、班主任工作计划、行政人员工作计划、教学设计、教案课件、班会课件、教研随笔等;上级文件通知,学校各项通知、会议要求均在校园网上发布;学校鼓励资源共享,促进教师更快成长。
学校加大培训力度,2013年先后五次组织教师进行信息化教学普及提高培训,极大地提高了教职工的信息化教学教研水平。
规范管理
促进学校高效发展
学校坚持管理民主化、管理科学化、管理信息化、管理精细化、管理人性化,做到处室管理与年级管理相结合,教师管理与学生自主管理相结合,制度规范与人性关怀相结合,目标管理和过程控制相结合。促进教师以德立身、以德立教,促进学生的人格自律、行为规范。
学校充分发挥教职工代表大会的民主监督、民主决策作用,切实维护教职工的合法权益。学校设立了校务公开栏、校长信箱、心育信箱、网络平台,举办家长学校,定期召开学生座谈会,开展学生家长评教活动,召开行风监督员例会,虚心听取学生、家长、社会各界对学校工作的意见和建议,自觉接受师生、家长和社会各界的监督。
学校积极探索网络环境下的学校管理,努力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参与管理。目前,学校现代化信息管理网络已经初步建成,教学信息、教学资源通过校园网络平台实现了资源共享与整合。学校各项规章制度做到了合法、合情、合理,既突出对师生主体的关注和尊重,又做到依法治校、遵章办学。不断推进管理改革,创新管理机制,深化人事制度、分配制度、奖惩制度、财务管理制度、评价制度、校本课程改革,激发了工作热情,让优秀人才脱颖而出。
展望未来
直挂云帆济沧海
对于永恒的教育事业而言,五十年仅仅只是她青春的开始。七中人有追求,有豪情,更有思考:高瞻远瞩,勇立潮头,和谐共进,“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新的时期,面临新的挑战,学校将抓住机遇,继续围绕素质教育、生命课堂这永恒的主题,一如既往地坚定改革理念,塑造精品形象;实施管理自治,创造特色品牌,丰富校园活动,建设文化校园;依托教育网络,打造信息校园;强化师资培训,提升幸福指数。
这是几代七中人魂牵梦绕的向往,这是无数七中人不屈不挠的追求!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七中人为了梦想,为了超越梦想,将乘风破浪,扬帆远航,不断开拓,再创辉煌!
(校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