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RB01版: 日报01版
          

淇县通过外出务工党组织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做到每个党员和步骤都不落下

本报讯 (记者 王利英)有时党员为外出务工人员服务不够细,安排不具体;由于党员服务外出务工人员吃亏搭钱多,有时存在懈怠情绪……这是淇县外出务工党员驻北京市党工委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查摆出来的部分问题。

淇县长年外出务工人员4万余人,其中党员628人,占全县党员总数的4.5%。淇县县委高度重视外出务工党员的教育实践活动,按照“哪里有党员、哪里就有党组织的声音,党的组织管理就延伸到哪里”的工作思路,在外出务工党员相对集中的北京市、山东省东营市等地先后建立了7个外出务工党组织,淇县外出务工党员驻北京市党工委是其中一个。

 

抓分类实施

不让一个党员脱学

 

为让每个党员都能参与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淇县专门出台了《流动党员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分类指导意见及操作规程》,对流动党员党组织在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每个环节、每个阶段、每个步骤都提出了明确要求。外出务工党员驻北京市党工委为从实从严、高标准开展活动,建立了党员管理“12分制”,每个党员每年总分12分,开展活动不到者每次扣1分~3分,使外出务工党员做到“流动”不“流失”,“务工”不“误学”,“离乡”不“离心”。

 

抓规定动作

不让一个步骤落下

 

教育实践活动开展以来,淇县在北京务工的党员经常收到党支部书记发来的短信,内容或是教育实践活动相关信息,或是推荐书目和影视剧目。

按照规定动作要求,淇县在外出务工党员中开展了结一个服务对子、送一套学习资料、寄一封关爱家书、建一个帮扶机制“四个一”活动,做到“四全四有”,即流动党员全联系、全结对、全寄信、全帮扶,有学习资料、有学习心得、有思想汇报、有意见建议。

 

抓活动实效

不让一个党员掉队

 

淇县在外出务工党员中开展了“三个一”活动,即一件好事显作用,要求每个党员扎扎实实做一件好事;一个带头亮身份,要求每个党员在急难险重面前率先垂范,让群众看到希望,亮出自己的党员身份;一项责任强意识,要求每个外出务工党员至少联系10户老乡,并登记造册,定期联系,结对帮扶,共同致富,让群众得到实惠,强化自己的党员意识。驻京外出务工党员发扬不怕吃亏、不怕麻烦、不怕吃苦的“三不怕”奉献精神,共与680名外出务工人员结成帮扶对子,帮扶356名家境贫困学生完成学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