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爱谱写教育人生华彩乐章———记市第十八中学优秀教师宋晓芳
2014-06-24 00:28:08
宋晓芳
□本报记者 李潇潇
“用爱心编织学生五彩缤纷的梦,用奉献点亮自己的教育人生。”这是市第十八中学的优秀教师宋晓芳写在教学日志扉页上的一句话。短短二十几个字,透出她对教育事业的执着追求和乐为人梯的无私情怀。14年来,她始终坚守在教育一线,担任语文教学和班主任工作,以强烈的事业心和高度的责任感,诠释着一名优秀教师的无悔人生。
用爱心和智慧
打造一流班集体
爱是打开学生心灵的钥匙,只有爱学生,才能教好学生,才能赢得学生的爱。宋晓芳平时喜欢和学生聊天,她告诉记者,只有这样,才能真正走进学生的心灵世界。在孩子们眼里,宋晓芳时而像妈妈,时而像自己的好朋友。
为使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宋晓芳重感化、轻惩罚,始终以真挚的爱心去感染学生,用儒雅的言谈举止影响学生,以博大的胸怀、良好的师德和高尚的人格魅力熏陶着学生。
看到教室里有废纸屑,她从不苛责学生,而是轻轻捡起;下雨天,学生跑步带得满身是泥,她细心帮其清洗;学生病了,她心疼地带去医院治疗,垫付医药费,还在生活上仔细照料。
“班上同学做错了事,宋老师从不训斥,总是耐心讲道理,言传身教。”采访中,同学们纷纷向记者表示,宋晓芳不仅是他们尊敬的老师,更像妈妈般温暖、慈爱。
宋晓芳班上有几个来自单亲家庭的学生,这些孩子性格有些孤僻,容易产生自卑心理,作为班主任的宋晓芳经常以平等、信任、尊重的心态同他们谈心,并发动同学主动关心和帮助这些孩子,培养团结互助的班风,鼓励他们积极参加各种活动,尽情表现自己,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
“在这个充满真情友爱的集体中,是宋老师的鼓励和关爱让我不再感到孤独,生活充满阳光。”来自单亲家庭的王雪告诉记者。
多年来,宋晓芳所带的班级班风正、学风浓,学生思想健康,进取心强,班级生机勃勃,有凝聚力和战斗力,各方面成绩名列前茅,连年被学校评为先进班集体、文明班集体。
潜心钻研教育科学
促进自身专业成长
从拿起教鞭的第一天起,宋晓芳就把“热爱教育,献身教育”作为自己的人生信条,她潜心教学研究,通过不断学习、反思、积累,丰富自己的教学经验,提高教育教学水平,在别人眼中劳累清苦的教师职业,她却过得有滋有味,非常充实。
“要想给学生上好一堂课,充分、认真备课很关键。”谈起多年教育教学的经验,宋晓芳说。
在备课时,宋晓芳紧密结合新课程标准,深入钻研教材,精心设计教学环节,不断改进教学方法,积极参与教改实验,充分了解学生、教法,做到上课有所依。
她还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各种学习和培训,与其他优秀教师一道研究、探讨、交流,以教研促教学,朝专业化、自主化方向发展,不断提高教学水平和教学质量,使自己真正成为学生学习活动中的指导者、参与者和合作者。
创新课堂教学模式
提高教学质量
宋晓芳在潜心钻研教育科学、苦练内功的基础上,把教育科研成果很好地运用在了教学实践当中。通过认真研究学生的学习心理,结合自己的教学实际摸索出一套“自主、合作学习,变式训练”的课堂教学模式。
该模式在坚持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的原则下,改变了传统的教学方式,注重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和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提倡学生开展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等,营造宽松、民主、平等、和谐的课堂氛围;学生们都说“上宋老师的语文课是一种享受”。
“我最喜欢听宋老师讲作文,从不像其他老师那样对学生进行写作技巧训练,她总是鼓励我们在作文中找到自我、表现自我。”学生刘明对记者说。
宋晓芳参加市教育局组织的优质课评比,获得一等奖;在2014年全市电子白板教学技能比赛中,宋晓芳获得“教学能手”称号;在全市教学质量调研中,她一直有很好的成绩;她辅导学生在全市各项比赛中多次获奖,她也因此多次被评为“优秀辅导教师”;在学校考核中她更是连续多年被评为优秀,任教班级的语文成绩一直名列前茅。
“选择教师这个职业,就等于选择了奉献。我会用心继续去做个‘孩子王’,去爱我的每个‘孩子’,能够从事教师这一职业就是我人生最华彩的乐章。”在三尺讲台上,宋晓芳宛如一朵铿锵玫瑰,开得如此绚丽夺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