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级检查做样子企业长期违规生产
2014-08-03 23:10:20
8月2日,医护人员将一名伤者从昆山市第一人民医院转移。
71条生命转眼即逝,近200名伤者在抢救之中。谁该为如此惨烈的事故负责?
曾有职工举报污染问题
但企业一直在生产
“新华视点”记者在爆炸的车间门口看到,到处散落着衣服、鞋子。爆炸的车间有一处围墙坍塌,爆炸冲击波把重型设备炸出了车间外墙。爆炸车间对面的车间也受到不同程度的波及,爆炸中心50米左右的地面都是碎玻璃。
一位熟悉企业情况的人士透露,这家企业污染很厉害,其员工曾多次反映,洗过的衣服晾晒后往往都还附着一层脏东西。这家企业的职工以三四十岁者居多,主要从事抛光等工种,污染大、技术含量不高,一般青年人都不愿意干,干长了会得职业病的,但据说收入不错。”这位人士说。
事实上,早有网民称,昆山中荣金属制品有限公司“环境非常不好,宿舍也很老旧……反正里面的一切设备都是非常老旧的”。有现场围观群众告诉记者,这家企业不仅污染严重,而且一直存在安全隐患。听说还有职工去举报过,不过没听说企业被整顿,一直都在生产。
出事企业系美国通用
汽车指定供应商
经初步调查,此次事故原因可能是生产过程中产生的粉尘遇明火导致爆炸。按照相关规定,粉尘车间严禁明火。那么,汽车轮毂抛光车间缘何会遭遇爆炸?
南京工业大学教授张礼敬说,当粉尘悬浮于空中,达到爆炸浓度极限时,遇到火源(包括明火、静电、摩擦等)就会发生爆炸。至于造成伤害大小,和粉尘量、空间及作业现场人员密集程度等都有关。
相关专家表示,粉尘爆炸属于工厂爆炸事故里最具危害的爆炸之一,作业车间越是密闭爆炸威力越大。
现场一位专业人士表示,粉尘爆炸需要两个条件,一是要达到一定的浓度,二是要有明火。按照规定,这种车间的安全要求极高,无论是粉尘浓度、通风还是明火方面都有严格规定。
附近企业员工告诉记者,这家企业早上7点半上班,事故发生的时间正处于早班和晚班交接期间,人员混乱,事故发生或与此有关。
记者了解到,昆山中荣金属制品有限公司创办于1998年,是一家外商独资企业,系美国通用汽车指定供应商。该公司核心业务是生产电镀铝合金轮毂,月产量达8万余片。其官网显示,该公司已通过ISO14001:2004、ISO TS16949:2002及美国OEM认证,现有厂房面积4.8万平方米,职工450名,拥有先进的生产技术和丰富的生产经验,建成4条现代化全自动电镀生产线。
企业曾宣称对粉尘
去除效率可达95%
昆山市环保局网站显示,2007年,《昆山中荣金属制品有限公司在新增两条轮圈表面处理生产线年处理轮圈达93.3万只改扩建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公示(二次公示)》披露,对粉尘采用布袋除尘器处理,去除效率可达95%。
有专家直言,如果真做得这么规范,就不会发生这么大的事故了。该企业包装部员工李海琼说,曾经去过这次爆炸的汽车轮毂抛光车间,里面粉尘很重,如果进去找人,都看不出谁是谁。一位曾在该车间干过4小时就辞职不干的王师傅说:“那里面粉尘太大,即便戴口罩,出来了满脸都是粉。”李海琼还说,自己上班之前没有受过防护培训。
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昆山市安监部门负责人表示,关于此前对该企业的监管工作相关情况正在调查核实中,未来会适时发布。
昆山市消防大队经济开发区中队中队长吴神飞则向“新华视点”记者证实,大概两个月前,曾接到该企业火警,当时是放在室外的泡沫夹芯板发生燃烧,消防人员赶到时,火情已被企业扑灭。
据昆山事发企业一位不愿具名的内部人士告诉记者:“这些年,通知来了一箩筐,层层检查也是家常便饭,但来人了做做样子,过后还是老样子,没见企业真正有什么行动。”
每一次事故或许都源于很小的疏忽,而每一次很小疏忽的背后,向来都有监管的缺位——有关部门对企业的监管形同虚设,必然放任企业在日常生产中形成日渐散漫的作风,这显然是酿成今天恶果的重要原因。
一些网友在网上呼吁,粉尘爆炸事故企业通风、防尘、劳保措施根本没有执行国家标准,属于严重管理事故和责任事故,一定要追责到底。